浅谈管理


  一、对“管理”二字的理解

  何谓管理,书本上说的很明白,就是对某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即管理的五大职能。

  从实践的角度,我认为可以把管理拆开去理解:

  “管”一一不外乎管人、管财、管物;也可抽象地理解为主动地管、被动地管两种。

  “理”一一我认为有三层意思:

  ①、有理:有依据,有规矩、按章办事;

  ②、讲理:说在明处,说的明白,能够使人接受,批评要有度;

  ③、调理:疏理,有头绪、有条理、严而在序,有章法。

  人人都不能小看这个管理,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能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管理是有好处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干明白。

  ——有的人既能接受上级的管理,又能管好自己,还能管好部属,此为上;

  ——有的人绝对服从上级,也能管好自己,但管不好部属,丢掉了管理的“本’;

  ——有的人总想管人,管事,管财、 管物,但管不好自己:也不想让人管;

  ——当然也有人,敢于叫真,事事认真,但为数却不多。

  二、管理是—项全过程、系统工作

  只要目标没有实现,管理工作就不能算结束。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关系。结合工作实际,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

  1、前紧后松:最常见,新干部三把火,烧光拉倒,反正有人来接班。

  2、前松后紧:出了问题、乱到一定程度了,才急着去抓。

  3、一直紧:过去常见,发条太紧,有时反而不走或断裂。

  4、一直松:根本原因就是干部责任心的问题,不思进取,误人子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松紧得当,寻求一种管理平衡。

  三、管人的人必须先管好自己

  为什么有的管理干部在群众中没有威信呢?原因往往是宽已严他,摆不正位置.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准位置。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理清自己的行为准则,哪些是必须要做好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2、要做出些必要的牺牲。包括一些爱好、习惯,行为要往岗位上靠。 

  3、要敢于敞开心怀,面对上下级,尽力去做—个大度,正直的人。

  4、超出权限范围的活和事少说少做,范围内的说了就要兑现。

  5、学会应对和处理各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