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在企业员工管理上的应用


    07年战争男人戏“士兵突击”曾经风火一时,许三多这一人物角色现已家喻户晓,同时扮演许三多的演员王宝强因此一戏成名,甚至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被埋的中小学生在与死神抗争时还齐声高喊“许三多”,祈盼着许三多能够从天而降。在这部戏中有这样一句经常被众多的剧中人物所提及的话:“不抛弃,不放弃”!而且这句话还贯穿在整部戏中,成为戏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这句不抛弃,不放弃,甚至就在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中也被官方多次应用,并成为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官方语言。

   “不抛弃,不放弃”,意思是说,我们在任何的时候,对待任何的事,只要认准的事就要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与结果。而将这句话与温家宝总理的那句“就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融汇在一起,在这次的抗震救灾的背景下就是体现我们的国家对待这次救灾行动上,把民众的生命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尊重生命,关爱人民成为这次抗震救灾的永恒与伟大的主题。因此,虽然这次灾难给我们的国家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会造成永久的抹不去、抚不平的痛苦记忆,但通过这次抗震救灾却使我们的人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政府,使我们的政府更加感受到人民是那么的拥护、支持与爱戴我们的政府;同时使世界各国人民真正了解了我们的国家与人民;我们国家的凝聚力出现了空前的高涨。用本人的一句话来概括:“好事你办不好,就会变成坏事。坏事你办好了,就会变成好事”。

    本人从事企业管理多年,大大小小作过几家企业老总。这些天来在我的脑海里会经常的想起“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发现我在以往及现在对待员工管理方面虽然不曾提出过“不抛弃,不放弃”,但我可以肯定的说,我对待员工始终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思想而进行员工管理的,并且善待员工的。下面我就通过描述实际案例,将我的亲身体会与大家共勉。

    三年前,就在我现在的这个公司,有一位刚刚毕业不久,一说话还脸红的小男生。他也是我第一批员工当中年龄最小,身高也是最小的。就是在他的身上,我切切实实地对他”不抛弃,不放弃”过。请他来公司任职,后来我曾经多次回想我当时为什么要请他,我还真的有些说不清。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当初他来的时候是按我公司所需的一个专业岗位请他的,但在这个岗位上,他的表现与业绩始终达不到公司所要求的标准,就是我多次亲身地去教他,指点他,甚至于将公司一些重要的事让他去办去作,但还是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当时他的主管有意就要劝退他。但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于是我就建议其主管把他调到另一个岗位,可他在这个岗位上还是表现平平。“不抛弃,不放弃”,于是又把他调到另一个位置,结果还是不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连续违反过公司的几项制度,有一次甚至于达到“罪不可赦”的地步。他已经明白自己该离开公司了,所以自己收拾了物品就等公司一个开除决定。在这期间,公司的其他的员工“不抛弃,不放弃”纷纷地进言替他说情,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没有抛弃他,放弃他,再一次把他调整到另一个岗位,并向他说明这是他最后的一个岗位了,因为在他来公司的半年多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公司各个部门。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让公司所有的人刮目相看,他的工作表现极其优秀,并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的奖励。现在,他还在那个岗位上,同时也成为我公司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为公司支撑起了“一片天”。还是他,在前年公司起步阶段的一个时期,出现了”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回家拿出了父母为他准备结婚买房子的钱,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

    另一个事例;去年公司聘请的员工中有一位女士,由于我公司是分层管理,基层员工的进出是由其部门主管与人力资源部门所决定的,所以她进公司的决定权不是我所掌控。她来的时候在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工作。该部门几乎每位员工都承担着相应的工作职责。虽然她很努力,但工作表现就是不能达到该岗位所应达到的标准。说心里话,她在我的心中已经被圈定为“鸡肋员工”。在当时公司曾想过“抛弃了”,她也想过“放弃了”。由于公司有着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抛弃与放弃之间,公司与个人分别是;一个选择了“不抛弃”,一个选择了“不放弃”。把她调到了另一个岗位,而就是在这不抛弃,不放弃之间,又使公司发现与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人才,她在这个岗位上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其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多年来,我就是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使我在员工管理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这些成功的获得无疑会使企业的各项经营与管理得到丰厚的回报。早在前些年,我就形成了“原滋原味干新事”的员工管理理论。下面我再举个例子:

    早在十几年前,我出任某国营企业的厂长,当主管部门在该厂宣读完我的任职文件离开后,我独自一人想去每个科室走走,了解一下情况。到其他的部门一切还算正常,唯独财务科我感到了有些不正常,因为财务科所有的人员的办公桌上都好像收拾的很干净,而且每个桌子上都大大小小堆放着一些包裹与提兜及布袋。大家都没有工作,看到我进去后,都很木讷地站在那里,不动声色的望着我,看到这情景使我很疑惑,于是我就问他们原因,他们都没有回答,在我再三的追问下,财务科长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在该厂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换一位厂长必定要换一批财务人员。了解了这一情况,我马上向他们阐明了我的观点,只要大家认真地去做事,我不会“抛弃”任何的一个人,听到我真诚的话,所有的人员似乎都很激动,虽然能看到大家还有些疑惑,但他们还是没有“放弃”,都纷纷地打开背包拿出了物品开始了工作。后来我言出必行,真的一个也没有抛弃他们一个人,可以说是他们没有放弃,所以才能使我没有抛弃他们.也许就是由于我当时的这一举措,使我避免了一次牢狱之灾。多年以前我得罪了一位贪官,受到他的迫害,而且还成立了专案组.当专案组到那个我任过厂长的工厂调查我时,重点是调查的财务问题,可他们调查了十几天,却一无所获.迫害我的贪官没有办法只好作罢,而他不久却被中纪委双规,前年被判了重刑.后来当初的专案组的重要的成员对我说了一些当时的调查情况,他说;”我们以前查过很多位厂长,经理.只要我们一查,不用问他们都说,有的还多多少少的有些夸张.而查您时确是;问大家也不说.就是说了,也都是赞誉”.

    在这次的中央电视台的(爱的奉献)赈灾募捐的晚会上,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李佳明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四川人懂感恩!”使我深有感触。我想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员工懂感恩!”但这里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您要真心的去对待他们.

    不抛弃,不放弃,虽然都是人们比较熟知的一句话,但它被高频率地使用还是在“士兵突击”电视剧播出之后。以前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及语言都是有许多的闪光点,只是我们忽略而过。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了,仔仔细细地揣摩,势必会为我们今后的人生与事业提供一个可以借鉴、感悟及体会的机会。假如我草率地抛弃了,放弃了,那个小男生,那个女孩,是不是会使我的公司失去了这么好的人才?虽然我为了培养他们付出了一些金钱与时间,但我所能换来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用我的话说:“这是养鸡生蛋”,您也许会告诉我养“鸡“生蛋是需要时间与精力的,我也明白“买鸡下蛋”来得快。但各有各的道理与优势。但我的思想与行动还是倾向于养鸡生蛋。因为“养鸡生蛋“,能在养的过程中与所养的“鸡“培养出感情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但重点是您要先把鸡雏挑选好.

    反之,如果是买来的”鸡”那就不一样了,大多数买来的”鸡“都是经过了多次职场的洗礼,而且很不容易使他们接受本企业的文化,忠诚于本企业,甚至于有些买来的”鸡“,在没有被您放进鸡窝时就已经想着下一次该飞到谁的“窝“了。因此我建议在企业起步阶段最好多“养鸡生蛋”,在企业发展阶段再多“买鸡下蛋”。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养鸡过程中不轻言放弃及不做出抛弃的行为。不然也许您就会成为“良鸡孵化场”,始终都在养鸡,但总也吃不到鸡蛋。还有如果您的企业起步时的起点就很高,如果采取“养鸡生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这时您就可以先”买鸡下蛋”,但一定要着重对买来的”鸡”进行文化及思想的感染与灌输,也就是重点的还是在“养”上。

    总之,真心的去对待您的每位员工,并要善于找出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势利导,这样您定会发现在您的身边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才.我想提示大家;“垃圾是什么?垃圾是被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也就是说,就是垃圾,现在有垃圾发电厂,您把垃圾送到发电厂,它同样也会有“用武之地”。不抛弃,不放弃是双方的,企业与员工都要珍惜现在。如果企业与员工每天总想着抛弃与放弃,我可以肯定的对大家说:“这样的企业与员工永远不会好”!

    最后,我想对受地震灾害的人民说:“党和国家在您们危难的时刻没有抛弃、放弃您们,而且万分地关爱着您们。希望您们一定要不抛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放弃对生活与事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