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每年有2万余项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真正转化为产品的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的60%-80%,而日本、美国达80%以上。况且美国有不少专利是储备性的,并不打算自己实施。有的只卖专利技术和标准,自己不生产专利产品。有的打侵权而获得丰厚收益。发达国家个人和小公司并无严格区别,一元钱就可注册成为公司。我国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为45%以上。从专利(成果)到产业化,还需经中试和产品两阶段。此两阶段称为死亡之谷,投资风险最大。美国对应阶段投资分别为800亿美元,170-270亿美元,600亿美元。美国的技术创新政策,90%以上都集中解决死亡之谷。而我国在死亡之谷的投入仅为总的5%。
发明家张开逊说,现在国内支持新技术发展的风险投资基本上是“无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所资助的是技术上已经定型的短、平、快项目。这种支持无助于产生重大的原创性发明。作为创新的先锋,发明家很难得到支持。导致许多优秀的发明夭折在摇篮里。将财政支持点向创新链前端移动有助于培育充满创意的发明构想,为技术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路径。这种支持所需资金远远少于产业化和商品化的投入,却会对发明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创新基金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起不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民间专利转化资金、政策、组织体系。同时政府设立的创新基金等都是针对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在民间发明中,好专利也有不少。我国非职务专利转化率众说不一,万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有。歌星、影星、笑星、体星,一有成绩,就有丰富收入和奖励,并且此前也会得到资助。只有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明人不同,获得专利,从此就背上了专利费沉重负担。成就(专利)越多,负担越重,亏得越多。农民、农民工、低收入、生活困难者为弱势群体,有法律援助和经济救济。可是发明人什么都没有。发明人既未享受到任何服务,又未获利,而是赔本,却要缴纳沉重年费。
比尔.盖茨与美国能源革新委员会呼吁美国政府每年增加投资110亿美元,使用于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的投资资金达到160亿美元。“如果你想尽可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你就必须有更激进的研发项目。”他称,每年美国政府投资十亿美元用于海外石油供应链,但可以想象使用供应终会有中断的时候。“但事实上,唯一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让美国的天才们和研究机构着力于新能源研究与开发,这才是长久之计,而不是让大笔的资金流出。”
可遗憾的是,我国对于有自主技术的研发,区区小钱的投入是最吝啬的,怕风险。可是却热迷于花巨资的数十条多晶硅生产线引进。原材料、设备和技术依赖进口,并为国外所垄断。90%以上产品需依赖出口。没有人怕风险,舍得投资。失误了,国家担着。
轻研发重引进的沉痛教训。2009年国务院批文再次指出,多晶硅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和风电一样,两个领域“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
发达国家提纯1公斤多晶硅费用约为20美元,而中国企业的平均成本是50-60美元。太阳能产业存在三大瓶颈:原材料、设备和技术依靠进口。并为国外所垄断。国内太阳能企业能做的只有终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90%以上的原料和设备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硅片焊到一起,中国成了另一个“世界加工基地”。虽然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但是仍处于低档次的加工阶段,和生产皮鞋、领带没有区别。
现实是,除西藏外,各省市均有光伏产业。生产线全是引进,总金额达数千亿元。一条生产线数十亿元。一引就是数十条。谁赚走了这些钱,当然是外国人。我国得到的却是严重环境污染。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初步估计,2009~2010年新增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目前,仍有很多地方将发展光伏产业列为当地“一号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14个省市提出将光伏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江西省把光伏产业纳人本省“三个千亿工程”之一;仅江苏一省,就至少有6个地市提出要打造全国性的光伏产业基地;去年,宁夏举行了11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而这些并网发电项目均未得到国家发改委对其上网电价的批准。此外,青海、河北也大上同类项目。
产能过剩,亏损严重。光伏产业一哄而上和各自为政不仅带来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造成项目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目前国内在建或是拟建的多晶硅项目产能高达14万吨,而预计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仅为8万吨左右。另外,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急剧萎缩,国内光伏组件和电池生产领域的产能过剩更为严重,多数企业陷人困境。据初步统计,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已有300多家倒闭,有一半左右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部分企业负债率超过50%,有的甚至接近70%。
光伏发电成本高,是火电5-10倍,企业、百姓用不起。可是光伏产业的老总们并不.承认投资失误,反而在股票市场中大打新能源概念牌,侈谈高成长性,圈股民的钱,转嫁给股民。在全国人代会、政协会上,作为代表的光伏产业的老总们又是提议案,又是呼吁,要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说白了就是要财政补贴,亏损由全国人民负担。金额达千亿元
今年3月底,通威股份2010年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公司退出多晶硅行业,重启增发,将重心回归饲料主业。一些小的多晶硅厂商目前的经营难以为继,甚至已经在寻求买家。而今年7月7日,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四川永祥多晶硅公司3000吨/年高纯多晶硅项目开工,崭新的厂房开始投入运转。同时,落户犍为的6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正式培土奠基。这三家公司都位于成都-乐山硅谷线上,并且相隔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