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在一个部门处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但时常听到一些副职抱怨:“干副职是个苦差事,快走一步有越位之嫌,而慢行一步则有不尽职之累。”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作为副职领导,要把握副职领导艺术的特点。
要会揽事不揽权。会争干,说穿了就是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不同时机、不同场合,争干争得适时,争得得体,否则,事情争得越多,不一定说明你尽职了,相反还可能给一把手和部屑留下爱“争权”的印象。因此,要做到会争于,一般来说副职领导应把握住以下五条原则:一是当上级领导在场时,副职领导要尽量少当面争干,尤其是当你工作能力比一把手强时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当一把手接受上级的任务后还没来得及安排布置时,副职领导应主动从一把手手中把任务争出一部分。二是工作前期阶段要多争干,认真当好“排头兵”和“一传手”,积极带领部属去努力完成既定的任务;工作任务大功告成后的总结阶段要少争事,以免引起一把手和部属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三是对一些一时难以弄清是非真相或当断难断的棘手问题,副职领导应挺身而出,甘当“缓冲”环节,以便给一把手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回旋余地,考虑处理解决的方法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一些应该由一把手拍板的事,最好最少争为宜。四是多争“鸡毛蒜皮”的事,让一把手集中主要精力去抓主要工作;少争部属晋升,立功一类敏感的事。如果一把手外出非要你争时,应主动与一把手取得联系,征求其意见,万一联系不上,事事要主动汇报并做好解释工作。五是会干事不误事。事情干了,不等于把事情干好了;工作完成了,不等于一把手就满意了。所谓会干事不误事,就是干得方向对头,干得有章法,干得高值高效。即副职反应要灵;工作要有章法;步子要稳;相处要诚。
“配角”虽然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但并不等于不能过问全局性的事情。尤其是在一把手顾及不到,或正职不在家;情况下,副职应主动争干,积极发挥替补作用,保证决策的落实,在这方面,需要克服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是担心工作中拿不准,一时错了难以承担责任,于是便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工作;二是唯恐出力不讨好,担心别人说自己“争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确的作法是:既要坚持从大局着眼,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又要注意把握好工作度数;既要有利于维护一把手的权威,维护班子整体的团结,又不能出风头、抢镜头、争个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