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多少够用?
文/马跃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陕西西安考察时指出,住房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刚性需求。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解决低收入居民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7月17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哈尔滨出席“2010中国市长论坛”时批评部分省市没有按时间上报国务院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的检查情况。
其实这次房地产调控有关于地方行政负责人追究责任的文件,据悉,现在只有北京、黑龙江等13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检查和处理的情况。大部分省市还没有上报,原因何在?是调控难度太大,正在攻坚作战?还是懈怠调控不作为?
姜伟新说,“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不是一次行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要一起共同研究建立房地产市场秩序管理的长效机制。”这点是关键中的关键,房地产市场不是橡皮筋,不能需要时就紧一紧。
无论是房地产的投资建设还是调控政策都有一个时滞性,很难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不能急功近利。
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姜伟新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障性建设和改造棚户区一共要建设住房580万套。并且指出“今年这580
万套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去年的保障房建设只完成年计划的30%,而去年的计划是人大会上通过的,完不成计划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资金不落实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为了完成58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中央已经下达600多亿资金,但是600多亿核算到每套房上只有区区1万元的配套资金,一万元对于一套房子来说够干啥?剩余的资金怎么解决?是地方政府配套?还是购房人集资?即使是保障房,开发商也是要有利润的。
这么看来,保障房的资金来源依然存在变数,保障房能不能完工还不能掉以轻心。
保障房建设欠账太多,580万套对全国的刚性住房需求来说,也只是蜻蜓点水。即便如此,人们更担心,保障房建成后,有多少真正能落实到需要保障的人身上。
山西忻州就发生过公务员倒卖保障房的事情,河南信阳也发生过公务员建设别墅当保障房分配的现象。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都还很普遍。人们担心权力进入到保障房领域,就让保障房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弄不好,保障房就成了个符号和代名词。
因此,为了公平正义,也为了保障房的有序发展,有必要对保障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看看有多少保障房落到了不需要保障人的手里?看看有多少一人多套保障房的情况?
保障房应当,也必须建立起退出机制,才能让保障房循环起来,真正发挥保障人们住房的作用。不然保障房被权力利用,就很容易进入市场,成为房价暴涨的催化剂,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不解决退出问题,建多少保障房也不够用,何况靠这点钱也建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