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未来的制胜之路
——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郭民生 著
目 录
序
上篇 理论基础
开篇案例
开篇案例
开篇案例
3.6 本章小结
4 知识产权经济的产业构成与结构分析
开篇案例
4.1.1 国外对知识产权产业的界定
4.1.2 国内对知识产权产业的认识
4.1.3 知识产权产业的内涵
4.2.2 以文艺、创意、影视、动漫、软件等为主形成的版权产业
4.2.3 以商标/品牌/制造与服务模式形成的特许经营/许可产业
4.2.4 以知识产权资源为主形成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智慧型服务业
4.2.5 以新品种/地理标记/原产地保护及其他知识产权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
4.2.6 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
4.3 知识产权产业的生产要素分析
4.3.1 生产要素的演进
4.3.2 知识产权产业的生产要素构成
4.3.3 知识产权产业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
4.4 知识产权产业的结构分析与竞争规则
4.4.1 技术结构及其特征
4.4.2 组织结构及其特征
4.4.3 产业布局及管理体制特征
4.4.4 主要竞争规则
5 知识产权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开篇案例
5.1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5.1.1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
5.1.2 知识产权产业商业模式的分类
5.2 战略谋势模式
5.2.1 战略重塑型
5.2.2 战略进攻型
5.2.3 战略防御型
5.2.4 战略兼具型
5.3 整合增效模式
5.3.1 中心集聚型
5.3.2 弱肉强食型
5.3.3 蛇吞象型
5.3.4 滚雪球型
5.4 创新增值模式
5.4.1 占尽先机型
5.4.2 模仿创新型
5.4.3 集成创新型
5.5 运营增值模式
5.5.1 壁垒垄断增值型
5.5.2 平台服务增值型
5.5.3 市场营销增值型
5.5.4 乘数放大型
5.5.5 组合增值型
5.6 保护增值模式
5.6.1 强者为王型
5.6.2 纵横捭阖型
5.6.3 奇变兼具型
下篇 应用实务
6 构筑知识产权经济的文化基础
开篇案例
6.1.2 财富与价值观念
6.1.3 经济制度基础
6.1.4 法律法规与政策基础
6.1.5 道德观念基础
6.2 文化的内涵分析
6.2.1 文化的定义、分类和文化同构体
6.2.2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及其两面性
6.3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6.3.1 知识产权文化的渊源
6.3.2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分析
6.3.3 知识产权文化的类别
6.3.4 知识产权文化的模型
6.4 知识产权文化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6.4.2 知识产权文化的制度要素
6.4.3 知识产权文化的物质要素
6.5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及其对策
6.5.1 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现状
6.5.2 培育和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对策
6.6 本章小结
开篇案例
7.2.1 战略调适命题——有一个“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双引擎发展战略
7.2.3 文化再造命题——培育和再造适宜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企业文化
7.4.2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举
7.4.3 培育和壮大知识产权产业的市场主体
开篇案例
8.2.2 知识产权战略与现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关系分析
8.2.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与不足
8.3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特色与重点任务
8.3.1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特色
8.3.2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任务——以河南省为例
8.4.3 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中介服务体系化
开篇案例
开篇案例
11 结论与展望
开篇案例
11.2 展望
11.2.1 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变化预测
11.2.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致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