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谣言满天飞的楼市状况下,购房者应该如何作出判断和选择?二季度本是传统的供应小高峰,然而今年刚好遇上调控期,开发商相应作出了调整,导致楼市供应爆发期推到了三季度和开发商资金趋于紧张局面及开发商为完成销售业绩,另外是销售指标和完成年报及回收资金。届时,鉴于竞争压力,房价价格将有所下调。在刚需释放与房价下调的推动下将带到,楼市下半年成交回升,刚需置业者下半年可以“有所动作”。购房者要有所区分、理性看待楼市,自住购房者下半年可以适时出手,而投资者则需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并承担判断的风险。
笔者认为,一系列的辟谣事件,是当前楼市各方博奕的折射。目的一是企图测试民众对房价和政策调控的反应。二是了解房企的心理和房价趋势。三是把握市场动态,为政策微调好着准备。四是存在个人炒作和作秀的嫌疑。五是欺骗老百姓对国务院的信任。六是说明政府调控遭遇经济探底,为保“乌纱帽”和完成gdp及保八,政策调控“调而不控”。
7月4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7月5日,有网民发截图爆料QQ弹出消息文字输入错误,该条消息写成了“国土部部长称房价肯定会吓爹”。因为“吓爹”的意思是调侃房价将疯涨,与下跌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吓爹”新闻一时间疯狂转发。7月5日晚上辟谣,腾讯官方紧急出来辟谣,称这不是文字输入的失误,而是网民幽默的恶搞。
当前楼市已形成了成交暴跌但房价依然坚挺的局面,反映了消费者、开发商深陷观望的状态。 楼市各方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超乎寻常高的同时,负面信息已显示出强大的“杀伤力”,受到多部委对楼市调控放松辟谣打压。有媒介报道,13日房地产板块开盘集体狂泻,板块指数由12日涨幅3%到13日开盘跌3%,目前的楼市已处于“低迷、不够正常的状态。
健康市场的根本,不在于这个市场占到GDP的百分比是否是支柱产业,而在于市场是否对于经济进程产生建设性的作用。而政策的好坏,我认为也不在于它帮了这群人打压那群人,还是帮了那群人损害了这群人的利益,而在于一个均衡各方利益的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政策预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7月14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房价下跌幅度不能超过25%,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政府需要解决的是30%左右真正买不起房子的人群。成思危认为房价下跌超过25%,对谁没有任何好处,房价暴涨凸显一些城市楼市泡沫。另外房价长期还是涨,成本已经算明。房价还会再上涨,买房的不要等太久。创业板防炒作,新能源领第4次产业革命。
根据“三个基本判断”和“三个优先顺序”,“三个基本判断”,一是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它联系上下游60个产业,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作用非常重要。二是不能把住房说成都是准公共产品,廉租房是公共产品,而大多数的商品房是商品。第三,尽管房地产价格是波动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房产的价格肯定是上升的,因为土地、劳动力的机制都在上升。
从这个“三个基本判断”出发,处理房地产问题上一定要注意“三个优先顺序”,一是优先保障低收入和中低收入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第二步需解决中等收入确实无房人群在政策上给予照顾。最后是改善住房的人群。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应该是30%的人确实买不起房,其他的是买不起第二套房。这个前提下,房价下跌很多对谁都没好处。 你想,房价一下跌,首先老百姓原来有房子的人的财产就要降低,已经在分期付款买房子的人就成“负翁”。股市因为牵连着上下游,钢铁、木材、水泥、家电等等都会下跌,对股民也没有好处。
现在中央提出的叫做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说要把房产价格降30%到50%,这个不可能。否则,银行会有大量的坏账。此外,从供求关系来看,很多人想改善住房,有改善能力,目前我们看到的好像交易量大大缩减,是因为他们都在观望,希望房价降,所以房价一旦降到一定程度,肯定需求又会上去,那时供需矛盾会更大,谁都会把房价抬上去。 所以我早就说过,房价不可能下降超过25%,不是说一定跌这么多。房价一跌,到一定的程度需求一增加,它就不会跌得很多。其实,现在真正需要政府照顾的是30%左右确实没有房子的人,而不要把那些要改善的人账全算在这里头,要这么算,永远都解决不了。
国家统计局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下降0.1%,这是近15个月来全国房价环比涨幅首次由涨转降。 与此同时,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环比增长46.3%,处于历史高位,并没有给宏观经济“拖后腿”,这预示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转向的可能性并不大。巧合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当日发布消息说,住建部有关负责人针对部分网络媒体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的报道,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整体上呈现积极变化,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下一阶段,住建部将督促各地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在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同时,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促开工、促销售,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近期有媒体关于“个别地区放松三套房贷”的报道,银监会新闻发言人12日表示,银监会对于各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及住建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的政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