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纵论粤商的个性、原因、问题及转型之路(之五)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在访谈现场。
http://bbs.southcn.com/nfsq/scene/jqtj/content/2010-06/29/content_13298558_4.htm
引言:新粤商的风格带着典型的岭南文化特征,即务实、低调、敏感、自强,四大特征刚好适合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任何优势都有两面性,在那个条件下是优势,换到另外一个条件就是弱势了。比如务实,务实的一个缺点就是埋头做事,埋头做事做多了就忘记了抬头看路,抬头不多就看不远,看不远就缺少战略,不关注长远的利益。这种务实往往是急功近利,经验主义,务实只要靠经验办事就行了,缺少理性的分析。务实太多、过头就导致我们缺少战略思考、战略运作,所以就会轻战略,而现在是战略致胜,产业战略、市场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战略怎么跟别人竞争。这四点到今天当然还是优势,我们还是需要低调,也还是需要务实,也还是需要敏感,也还是需要自强,但是我们要克服这四点所包含的不足,比如把我们的务实由经验型的务实变成一种理性的务实,那就是转型问题了,所以我们下面就谈另外一个问题,即转型问题。
[主持人] 张洋:粤商转型。
王先庆:对,粤商转型的问题。谈粤商转型,我们应该先选一个标杆,去学习,这样才更好谈。过去谈十大商帮、五大商帮,都可以,但是这些商帮各有优势,我最推崇的还是浙商。这几年我研究粤商的同时也研究浙商,而这种研究还不是口头的,我们也到浙江去,比如工商大学,他们在做浙商研究时,我们一起去研究浙商;去行业商会交朋友、谈话,去了解。浙商在一定意义上跟我们的岭南文化有一息相通的地方,我刚才讲我们最早的祖先是越国,而越国祖先最早在浙江,其实我们是共同的祖先,而且都是沿海,那时越国面对的也是条件恶劣的东南沿海,也是边远地区,所以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基因。但是,浙江在做时跟我们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他们有更多的理性色彩,由于有了更多的理性以后,在此过程中就带上了科学、战略等大的东西在上面,所以浙商的整个风格就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常好。
第一,他们也务实,但这种务实带着科学的选择,战略的指导,浙商更注重发财,但他的这种发财又注重占领资源,占领新兴产业的高地,于是我要用发展战略的眼光去操作、去运作,于是他们抱团去山西买煤矿,到新疆去买地,甚至跑到非洲买地,还去到澳大利亚买地,去开采石油,去买机场,就把这些新兴的产业通过战略去做,这就是他们的高人一筹。同样是达到目的,但可以选择轻松的办法,比如并购,既务实又要轻松,所以就并购,所以浙商在全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并购潮。这就是理性的务实,800万浙商遍世界,80万温商打天下,温州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第二,低调,很多的浙商很有钱,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也是低调的,但他的低调不妨碍他的品牌包装和宣传。同样是生产衣服,广东是世界上生产衣服最多的,但我们的品牌就没有宁波一个城市的品牌多,像雅戈尔衬衫等。他的这种低调和理性的宣传结合起来了,品牌包装、宣传继续,但我做人低调、财富低调也继续。
还有浙商的抱团打天下,这是最明显的,我们广东是很有钱的,尤其是东莞、佛山,民间资本非常丰富,但是你没看到他们联合起来,去搞一个大的产业发展,又去搞一个杭州湾大桥,没看到,都觉得好象没钱一样,但其实珠三角遍地都是财富,很有钱,一个村子的财富都是不少的,但是我们都是一个个地捂在袋子里面,有的是把资本转移到海外去了,没有抱团,通过资本联成纽带,共同抗击风险,共同发展,但我们还是单打独斗,一出问题没人救,很多企业出了问题都是没人管的。单打独斗一个是阻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广东的很多企业做得早早的,我们是醒得早起得晚,本来做得挺早的,像超市,广东做的是最早的,但是现在的百强的超市就没有。还有我们生产了那么多家电,但是卖家电的国美、苏宁都不是在广东起来的,原因就是我们缺少联合合作的精神,都是分散的单打独斗。
浙商在转型过程中相当成功,金融危机之后他很快发现了自身面临的挑战,海外市场不行,马上就来国内市场,原来就已经做了国内市场,所以很快,传统产业不行就做新兴的产业,比如电子商务、新兴能源,很快就能做得很好,所以它的转型是非常轻松,一点都不沉重,没什么压力,原因是他的基础在这儿。所以不是人家规模小,我们就看不起它,在转型方面,粤商要向浙商学习。
回过头来,现在又讲广东的转型问题,这个要谈的问题很多。我想集中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整体的粤商要来一次华丽的大转身,我用一个描述,不一定到位,从原来的大工厂主变成大商人、大资本家,广东有很多动不动10万工人的大工厂,但是卖东西的人很少,没有自己的国美,也没有自己的苏宁,我们就应该把过去那种善于管理工厂、善于建工厂、善于制造产品的能力,进一步扩张、提升,转化成我自己卖东西,然后卖东西的能力和制造能力协调、匹配,卖东西,带动周边生产东西,过去是生产东西以后再卖,现在是培养出一批商人,打开市场以后,先销售再生产。自己销售,不是别人给我销售。然后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还要加一个功能,即资本运作,过去都是一个一个很实的工厂,很实在的产品,我们还要通过并购、资本运作,来把我们的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比如我们那么多服装,但我们为什么不到内地去收购更多的服装厂,建更多的连锁店?我们生产汽车,为什么不像上海一样,到广西、重庆去收购别人的汽车厂?那更轻松。我们生产啤酒,青岛啤酒、雪花啤酒都在全国收购,我们的金威啤酒、珠江啤酒为什么没有收购呢?我们原来都是自己生产一双鞋、一件衣服、一件玩具,就是没有想到收购兼并别的厂家,通过资本运作,把自己做强做大,所以应该加上资本运作的功能,这样,粤商整体来说就变成新时期的新粤商,这个新是未来30年,对原来的30年不要过于迷恋和陶醉,我们应该学会在新的条件下做新一代的粤商,现在与过去的生存条件不同了。
[主持人] 张洋:我插一个话题,你说的华丽转身,到大商人、大资本家,跟前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王先庆:那就是思维模式、经营模式的本质差异,以市场营销学中说的,以生产为导向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别,两种不同的时代,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先生产后销售还是先销售后生产的关系。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