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复苏乏力、欧洲国家财政紧缩的背景之下,中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2010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保增长、调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
2010年5月,国家开始对楼市进行调整并仍在2010年下半年深化调控,民间资本从煤矿、房地产等市场撤出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下降,但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在增加。政府需要进行政策引导促进资金在实体经济中停留并促成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制造产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以利于在后工业时代的世界经济较量中拥有核心竞争力。
2010年7月9日,渣打银行公布2010年下半年经济前景预测认为,由于当前较紧的房地产政策和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减少,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回归到正常状态,正处于适度增长区间,物价上涨温和可控。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目前仍是以投资拉动为主,政府调控必然会对投资速度产生影响,直接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当然,连续2010年第二季度五月六月两个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下滑,说明中国的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必要适度出台。实际上,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扩大内需,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相对于2008年4万亿投资规划,6822亿新增西部开发投资计划是应对欧元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乃至全球经济复杂性的缩小版经济刺激政策。
影响本轮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源于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导致房地产股下跌,接着是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农行上市融资、股指期货的发行,此外还有国外金融事件的影响,如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导致的欧元危机等等。中国股市上涨的关键在于资金的进入。
2010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第二季度例会上提出,2010年下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虽然CPI有继续上升的压力,但实体经济也出现了增长不利的苗头。如我国贸易顺差明显减少,进口增加较快,出口恢复速度偏慢。再如PMI指数在2010年5月份回落以后,2010年6月份继续回落。这表现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已经趋于疲弱,中国经济增长有回落之势。一旦此时再宣布政策从紧的话,实体经济回落的可能性将加大。”对此,多数专家认为,当前保增长目标超过抑制通胀,所以为使经济增长引擎不熄火,我国货币政策不能过早从紧。
中国经济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难题:人民币升值若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实际上,在当前情况下人民币不能升值过快,在中国的对外投资到一定程度后人民币必须适度升值。
2010年,中国经济面对两方面情况:一方面,从全国的情况看,2010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7%,出口增长33.2%,增势强劲。这表明增长的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消费和出口的拉动正在加强,投资中民间投资的分量正在加重,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工业增速略有回落,物价涨幅有所上升,出现“滞胀”的疑似现象。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出现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高位回调,但仍在正常水平之上,预计经济小幅下行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大幅下滑压力尚不明显。这一结论与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公布的对中国经济的分析是一致的;3010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2010年全年仍将达到9.5%左右,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
总之,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彻底转型升级,努力延续中国经济新一轮上升期;加快城镇化率,特别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新型千年精品经典建筑,城镇化及城镇化基础上的内需增长能推进建材、水泥等多个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促进一部分储蓄向消费转变,释放巨大的消费空间;上海2010年世博会等展示的新科技将给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建立一批新型产业链(符合节能环保的低碳产业链是其中之一);东中西部、沿海沿边,在下一轮增长中统筹规划,建立以城市群为点的多点带面增长模式;支撑经济增长,除了政府支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企投资,除了受到国际因素越来越大的掣肘的出口和制造业,除了产业振兴计划支出和基础设施如“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投资,除了拉动居民消费,除了在垄断领域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除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还有配备新收入分配格局的文化产业和推动新一轮加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