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政治学的思考


1.选民(不包括不同意者,“持股者都是同意该企业家的选民——流动性,不是强买强卖”)、政治家与政府的双重代理关系——政治合法性。

2.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公务员法与现实的公务员的选用——管理的公共部分的悲哀——企业也才存在这一问题,但企业可以在强力且较直接的外部竞争的压力下使公共收益内化(私有化),因此而实现目标控制MBO。(可见文章“企业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3.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相似性:项目(产品设计)-融资-经营-管理(人力、财务、营销、战略)-生产提供-销售。而其区别在于内部结构的构成和各部分功能不同,如:当持有选票的选民不想买这个不合适的产品时,可以选择另一家(用手脚投票),但是政府不同,不能拥有充分的流动性,而且不合适的产品也短时内只能硬着头皮消费,只有在行使终极否决权时,才能有选择(选择权使很重要的权利,我个人认为,比自由,民主等更实质!)。见刘哲昕的《文明与法制》——当然,再次没有分西方式民主和中国式集权的论述,作者认为,民主也是广泛意义上的集权,因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限制了流动性的选择权。

4.互补论、无为论。强强联合——强碱与强酸。

5.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体系: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力的相互雇佣关系——资雇劳(资本主义)、劳雇资(社会主义),及相应的制度体系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党制度等。

6.社会是白纸,有了一套绘画理论,就会画出什么画;也可以用另一套绘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