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不争之争”故乡的争


本田让步了。事情发生在叶问——那个电影里总说“不争之争”的男人的故乡,中国广东省佛山。弱势者通过某种与强势者的互动形式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当然,这形式不是咏春拳,而是暂停生产的威胁与谈判。

 

最终,本田公司对造成其汽车生产线停产的工人提出将工资和福利增加24%的方案。本田驻北京发言人说,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1900名工人,大多数都接受了公司提出的方案。这使本田能够部分恢复变速箱和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而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对本田来说,保证在中国市场运营顺利至关重要。据信息服务公司J.D. Power and Associates数据,中国占了本田全球销量的近20%。

 

在其他国家的生产基地,本田会至少保留两家零部件供应商,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防范任何可能会影响甚至中断生产的劳工行动。但由于中国各方面因素营造了更好的不间断生产的环境,本田在中国只设置了一间变速箱生产厂(即佛山工厂),该厂一家就可以满足本田约80%的需求。

 

据财经媒体报道,本田在佛山的雇工方法大幅降低了它的成本,并使当地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汽车生产基地。本田招收佛山附近高中和职校的毕业生为实习生,实际付出工资低于佛山市为合格工人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佛山规定最低工资是每月920元人民币)。本田自陈,这些实习生占工厂工人的三分之一。正是运用这样的“用工技巧”,本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出与日本产汽车质量相同甚至更高的汽车。

 

发生在佛山本田生产厂的这一“争”,不仅暴露出本田中国公司供应链中的脆弱环节,更因本田最终让步而给其他在中国生产汽车的制造商带来成本和用工压力。加薪绝非本田一家的孤立事件。最近,台湾鸿海精密也提出,将为中国大陆的工人加薪30%。鸿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是苹果等著名品牌的主要供应商。今年以来,鸿海精密发生了一系列员工自杀事件。之后,该公司于上周五宣布为大陆工人平均加薪20%的计划。而最后决定追加至提薪30%,据称是经由进一步内部讨论做出的。

 

显然,中国规模庞大的制造企业正面临着改善员工待遇的强大压力。随着北京不断改善中国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再愿意到远在天边的沿海地区找工作。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广东等地已经再次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这无疑给企业用工工资增添了上行压力。工资压力也在影响其他行业。据新华社报道,东北有工会已要求百胜餐饮集团增加当地肯德基快餐店雇工工资。

 

自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中国工人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更加清楚,更敢于去争取。此外,公众对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担忧也使政府致力于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广东省就在着手将所辖各市的最低工资提高20%甚至更高。

 

纠结留给了地方政府和北京。他们既希望更高的薪酬水平可以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仍选择到当地打工,使当地继续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也担心始终有更多选择的生产商和投资人被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地区和国家拉走。说到底,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工人、企业主、政府,每一方都卷入了不争不行的态势。其结果,当然更是不可不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