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出台预示新能源汽车消费来临


     

以“新能源补贴”名义出台的新政,表明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来临,不管持怎样的看法,面对怎样的困难,加快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转变和破题,不仅变得急迫,而且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汽车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样,对于传统汽车消费方式及观念也将不得不面临重新审视和转变。

 “补贴”出台预示新能源汽车消费来临

撰文/颜光明

     昨天,《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通知》公布之后,在业内外产生很大的反响,今天各类媒体都在大篇幅地作了报道。无疑,这对汽车业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政策出台,相当于当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那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故有人说,这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导向性”的说法,而政策的倾斜也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不过,在此次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通知》中,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倒不是炒得很热的混合动力车,而是电动车,最高补贴甚至要达到6万元。这就预示着汽车产业不仅要突破传统技术,还有在新的技术领域要加大提速力度,同时也表明了国家的意图。

其实,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很多,究竟选择怎样的新能源动力最适合当下汽车发展的需要一直是产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即便是新《通知》出台,恐怕也不会停止。不管这么讲,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实施节能减排,倡导低碳汽车,甚至是零排放都是有益的,而且是由务虚转为切实的行动,可以说,这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正如业内人士所认为的那样,“不要把《通知》看作是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的鼓励措施,它更多的作用是力求通过示范来寻找电动车使用的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总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或离现实消费还是个“遥远”的概念。即使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不少人对展示的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持观望的态度。 今天则不同了,国家不仅出台了“新能源补贴办法”的新政,而且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表明了对这一新型技术的期待和决心。

不过有一个事实无可置疑,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步伐在加快。如在上海世博会,不仅展示了许多新能源的概念车,而在园内负责接待游客的车辆都是清一色新能源汽车。故有人说,新能源的汽车消费已经悄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里。一位业内人士在看到几百辆新能源汽车服务于世博,并营运良好的事实时,由衷地说,“低碳汽车”已不是传说,商业化前景正日趋明朗。结合《通知》,印证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来临则是不争的事实。

无独有偶。在今年北京车展上,美国一家专为电动车使用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展示了“电动车网络化服务”的理念和基础装备及使用的支持体系等。他们认为,实施电动车计划在中国是可行的,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也应看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提到最多的还是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就拿电动自行车来说,使用起来都觉得有点不便,况且是电动车,那不就更头痛了吗?其次是可靠性,实用性等。不少消费者最担心的倒不是买不起电动汽车,而是怕可靠性和服务跟不上。

这种担心制约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尽管现在出台了购买补贴的政策,但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消费者说得很实在,“买得起,却烦不起。”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而是事实。不过以“新能源补贴”名义出台的新政,表明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来临,不管持怎样的看法,面对怎样的困难,加快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转变和破题,不仅变得急迫,而且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汽车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样,对于传统汽车消费方式及观念的也将不得不面临 重新审视和转变。

20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