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长三角地区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沪宁高铁将于7月1日开通,这无疑是我国乃至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史上又一大盛事,标志着长三角正式跨入了高铁时代。
在媒体和社会公众普遍叫好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发表不同声音,认为高铁“太贵”“太超前”,公众“被高铁”。
长三角人如何看待高铁?如何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这是每一个长三角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高铁不仅仅是改变了时空距离,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提升社会的文明。作为长三角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铁,要用开放的心态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
高铁改变时空距离是显而易见的,而改变思想观念则是潜移默化的。遥想当年,中国人从拒绝、排斥铁路到包容、接受并使用铁路,曾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876年建成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因为慈禧太后觉得火车的轰鸣声有碍风水,对祖宗不敬而被拆,到1909年建成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经过了33年时间,才有了中国铁路步履蹒跚的第一步。在高速铁路的开山鼻祖日本,当年新干线刚刚修通时,全国上下也是一片质疑声音,认为太超前、太贵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议论了。反而在中国高铁超越日本后,日本国内又有了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当时修新干线时眼光还不够长远,没有预留提速条件,以至于被中国人超越了。
不光是铁路,高速公路刚刚诞生时,也经历过不少争论。记得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开通之初,其高额的票价也曾一度受到公众质疑。但从其后发展看,公众逐渐接受并给予了高度肯定,现在再也没有人视高速公路为异物了,也没有人说高速公路太超前了。
人们从对新事物的排斥到逐步接受,历来有个过程,这也符合认识论的规律。现在有一些人因为对沪宁高速铁路了解不多而说三道四,自认为是为民请命,质疑高铁高票价。但是,当我们用市场的、经济的乃至社会的眼光来审视时,就会发现高速铁路其实是在助推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旧交替是历史的必然。想当初,中国刚刚有公路的时候,马车也在其上潇洒行走,如今已难觅马车的踪影了。这就是文明进步的力量,正所谓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笔者以为,再过若干年,那些对高铁说三道四的人倘若还是觉得高铁“有点贵、有点罪”,那才是高铁真正的罪过。现在所呼喊的,不过是一些短视的“愚见”。笔者这么说,绝不意味着高铁就是非常完美了。任何新事物从诞生到适应到成熟,都有个过程,高铁也不例外,在它诞生之初一定有方方面面需要磨合。只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高铁,要用开放的心态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要要随之变化,思想观念也要跟着调整。要不然若干年后,当我们美美地享受着高铁带来的快捷和舒适,感受着高铁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时,会发现自己当时是多么“愤青”。
要用发展眼光看高铁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