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16
卓达的产业地产发展之路
在全国房地产品牌企业中,万科创造了住宅地产模式,万达创造了商业地产模式,而卓达创造了独特的产业地产模式,成为卓达拓疆扩土、雄霸市场的竞争利器,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城市运营的道路。
一,卓达17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地产发展之路。
卓达17年,成功开发500万平方米的成熟社区和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写字楼物业,服务近20万业主、客户,从一个普通的住宅地产开发商,发展到一个新城市运营商,一个享誉全国的房地产品牌企业,其发展轨迹有什么特点?
——产业地产!
卓达从1993年7月创建伊始,就没有在盖房卖房的简单套路上固步自封。北上呼盟、北京,南下三亚,东下山东,合纵教育、旅游、产业、市政、贸易、海洋,在似乎无序的状态下,完成了泛地产经营的前期整合。
卓达的产业地产模式是以产业为基础,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房地产发展,从而使房地产项目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构建产业基地,走经营城市的路线。
卓达创造的开发模式,引领着市场需求。先予后取、先建设后开发、产业造城,从而实现兴业安居、安居兴业的开发目标,是卓达的基本赢利模式。
这个模式的核心是:产业先行,高效、集约、可持续地利用土地,立足循环经济,发挥区位优势,以优先解决就业难题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化进程。卓达17年开发的过程就是产业地产模式不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带领万千客户一起创富、一起幸福的过程。
二,卓达“ 868”项目战略,多元化发展带来的裂变效应 。
战略规划超前是卓达集团区别于一般民营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卓达93年创业,93年-98年,开发了卓达花园、卓达书香园、卓达玫瑰园的住宅项目开发。在经过5年的努力和准备后,调整了产业结构,在以房地产为主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文化、教育、贸易、会展、物流配送等产业项目,避免单一产业带来的风险,使卓达真正进入了多元化实业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在98-99年期间,卓达实施868项目的宏伟战略。以后卓达的许多项目均是从868这个项目衍生发展起来的。
98年,为响应政府扩大内需的号召,卓达提出了沿东、南二环,在省会东南区域,开发8个项目,投资68个亿的868项目战略规划。项目包括:
1、打造一个高级住宅小区。集合别墅、高层、花园洋房等各种住宅形态的精品住宅小区,同时提供石家庄最完备的大配套设施,这就是后来卓达太阳城的最早雏形。
2、打造一个特大型超市。拟在宋村的西面打造一个前店后厂式的一个特大型超市,提出了“一版超市宏图,给你机缘无数”的口号,后来逐渐演化发展成卓达服装产业园项目。
3、农机城。通过农机厂的建设开发,使华北农机经营连锁销售一体化。项目通过开发产业获得土地,用产业来带动地产开发,推动整个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这个项目的一些思路在我们山东的机械工业园能找到影子。
4、天同集团改造项目。通过拖拉机厂的改造,使工人通过贷款住进新的楼房,天同集团通过贷款改造了新厂房,并且能够通过卓达农机城售出自己的产品,而卓达通过开发拖拉机厂旧厂改造获得了新的开发土地,从而形成了兴业安居、安居兴业,安居与兴业互助互利、互为补充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思路以后被广泛运用到卓达的造城实践中。
5、华北蔬菜基地。通过宋村东面开发1000亩农业用地,发展农业产业及其后续农业深加工产业,搞农业产业开发。当时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所吃蔬菜食品都源自山东,我们准备通过开发这个项目,将北京、上海等地的蔬菜食品供应市场争取过来。通过农业的深加工产业,带动整体农业的发展。卓达通过基础设施开发,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开发,使生地变为熟地,然后通过一级开发,以产业推动农业发展,以产业带动地产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发展。这一思路后来在我们推进的太阳城卓达华北蔬菜物流中心项目中正在变成现实。
6、与河北大学联办一所房地产学院。通过创建教育基地,带动地产开发,这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城模式。
7、河北希望教育基地。在产业开发中引入教育产业,以教育带动住宅开发,这就带来了后来的卓达学校和卓达商贸广场开发。
8、河北会展中心。在裕华路与东二环交口的西北角,打造一个全省最大的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包括居住、酒店配套等。后来这一项目征地遇到问题放弃,但其中思路带到了星辰项目群中来。
通过投资房地产以外的产业开发,最终带动土地开发,通过土地开发,带动城市化、工业化,带动造城市发展,形成造城市的综合盈利模式,而业主实现兴业安居、安居兴业的目标。
三,立足石家庄向城市运营商转变。
作为6700万人口大省的河北省省会,作为GDP超过1000亿元的大市,石家庄的人口合理数量应达到400-600万,现有的城市规模应扩大一倍以上。石家庄2006-2020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也表明,未来10年内,石家庄的人口将达到460万人,比现今人口增加一倍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卓达把自己赚取利润的过程规划成与城市共繁荣、与百姓同受益的过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运营商”角色。
2001年,卓达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提出“产业造城”的发展战略,跳出房地产来做房地产,先后启动卓达服装产业园、卓达星辰项目群、卓达太阳城项目群等。从此,卓达由单一的房地产住宅企业向综合的城市运营商转变。
1、卓达服装产业园,以百分之一的土地,安置数万农民就业。
卓达服装产业园,实行了前店后厂,综合开发带动整体,以不足四百亩地解决两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本着整合河北服装纺织产业链、打造河北服装品牌的建设宗旨,努力把卓达服装产业园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新城区,拉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被作为全国国土系统土地集约利用的推广典型,同时成为河北省政府确立的河北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2、卓达星辰项目群,打造城市核心商务区。
卓达星辰花园、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商业广场等,整合城市资源,完成了一个由就业带动安居的产业地产模式。
2001年,卓达在与石家庄高新区签订一级土地整体开发协议。以五星级酒店和会展中心为龙头项目的百万平米卓达星辰项目群,日渐成为省会新城区的核心商务区。包括:高档住宅小区——30万平方米的卓达星辰花园、卓达星辰壹号已全面建成;15万平方米的星辰公园已投入使用,成为省会可同时容纳20万人的大型活动中心;以五星级酒店和会展中心为核心的25万平方米的卓达星辰国际广场,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3、卓达太阳城,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案例。
卓达太阳城,是通过造城市的方式打造一个移民之都,通过养老社区产业,通过住宅消费带动产业发展。所以它是全面实施“卓达产业模式”的代表之作。是由文化产业基地、商业产业基地、华北绿色蔬菜物流基地、各种类型住宅区等若干项目组成的项目集群。太阳城项目群建成后,将会形成一个30万至50万人口兴业安居的城市。其中,以构建中国绿色安全食品体系的华北绿色蔬菜物流基地,正成为卓达太阳城的产业创新项目。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让失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从而成为市民,进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实践。
四、 卓达创新发展模式 挺身海洋经济开发
5月24日,国务院已同意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实现路径的试点区域。消息传开,人心振奋:国家政策将为卓达山东项目群插上腾飞的翅膀。而这已经是卓达转身向海,实施向海战略,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集团资产大幅增值之后,又将收获的一大硕果。
经过17年发展,卓达集团在发展模式上不断创新。从当初的简单房地产开发,到跳出房地产做房地产,进行泛地产开发,做工业地产、教育地产、商业地产,打造城市综合体、卫星城镇等。时下,卓达以城市运营商的身份,以兴建一座城市的标准来进行综合开发。如全国高效集约使用土地的典范卓达服装产业园、石家庄市第一座城市综合体卓达星辰项目群,以及现代物流、大型商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卓达太阳城项目群等。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从来都善于在危机中发现机遇的卓达,再次逆风飞扬,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重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投身干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在山东南海新区迅速启动卓达香水海新城市、中国先进技术装备园区和30万吨级张家埠新港等项目集群。
通过山东卓达项目群的开发,卓达集团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即以大型港口为龙头,重大产业板块联动,重构产业链条,加大协同效应,发展产业集群,以港口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新城市建设。
卓达山东项目群完成了从造城市向经营城市的升级版,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国内地产品牌向国际化宜居品质升华,从单纯买房向消费城市,从单纯滨海度之城向活力之城、宜居之城、潜力之城提升,决定了卓达香水海将倾力打造的是一座宜居、宜游、宜创业的国际化滨海新城市,也决定了投资香水海,就是投资未来,就是选择财富,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座永远保值、增值的财富金矿!
从卓达三亚项目和卓达山东沿海战略项目的成功实践,可以认识到,只有紧跟国家开发战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企业,才能赢得企业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