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or孬猫?


 

10年高考刚过,关注了一下作文题目,高考已经过去七八年了,工作也亦有三年,不知道思维方式是否发生一些改变。

 

图中有三只猫在优雅的举着刀叉享受美味的鱼,只有一只猫大汗淋漓在捉老鼠。

首先想到的主题是好猫和孬猫的标准是什么?想起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时,在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立场上,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耗子就是经济发展之义。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区分好猫与孬猫的标准在于能否干好本职工作,能否抓住工作的重心。

现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对人的职场胜任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关注更多一些,这幅图让我想到,每一位职场人其实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中心或者重心是什么,分不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并分清主次,一把抓反而把自己弄的很忙很累,以至于疲劳应对,反倒在重要的事情上出现显见的错误。同理,在职场中,每个人首先必须明确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定位明确的基础上有的放矢找到自己的生活生存目标,才能直达靶心。

 

再回到猫的问题上,我们搞清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猫才是好猫。但是,我们再次纠结于猫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是吃鱼还是捉老鼠?

当然,传统中的猫的本职工作当然是捉老鼠了,这个毋庸置疑。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的调整,没有耗子可抓的猫更多的成为主人的宠物,养尊处优主要的功能便是讨主人欢心。当这一需求上升为主要功能猫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大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优胜劣汰,不能迅速适应环境的猫将被淘汰出局。怪不得遭到其他猫的一致耻笑,都什么年代了还捉老鼠!

所以,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功能,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做好当前工作的猫才是好猫。

 

质疑之声马上出现,当主人家出现老鼠,或者邻居家借猫消鼠之时,我们的猫还能担当的起如此重任吗?

显然,捉老鼠的猫尚可,吃鱼的猫未知。在现实中,无鼠可抓的猫恐怕已然在得不到主人的宠爱被淘汰,养尊处优优雅吃鱼的猫又在主人想来抓老鼠的关键时刻淘汰。在别人的鄙视中还坚持,在众人的随波逐流中还不忘本,看来这个标准的确有点高度。如此看来,没有一只猫能顺利地留下来成为好猫。

从猫的假想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并且还应该在环境的变化中不断调整,并显示出其他方面的优势,而且,温故而知新,而不是舍本求末。想来,这应该是一只每个老板和HRD都喜欢的好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