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的世界》部分连载5 走出自我,能去向何方?


开启的世界
第一章: 开启的体验:幸福是什么?(活出自己:走出自我,能去向何方?)

  我们总是看到或者听到这样一句话,活出我们自己来。Let youself out,亚里士多德或者佛陀,或者孔子或者其他先圣也都讲到“实现自我”——尽管用词未必相同。

  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我们真的懂吗?

  走出我们自己,去向何方呢?

  是不是要从自己的生命当中散发出光芒来?——但这一点也稍显浅薄,真正的自己的生命又是什么?

  活出我们自己,就如同我们要走一段路,我们的起点是我们现在的我们,终点是活出来的那个我们,这中间的路我们称为寻找,可是很多人找不到,他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什么时候才应该是目的地应该有的感觉?

  是不是应该是这样呢?我们体会到有一种永恒,平静的存在,悠悠然的合悦静美地活着——其实我们体验过的,有人说叫“天人合一”;想想看,我们有没有在野外抬头仰望星空,我们是否有看到日出或者是日落,我们是否看到潮起潮落的大海,我们有没有听过一首歌让我们突然宁静和潸然泪下,或者是一段话,或者是一行文字,或者是一部电影,当我们有这些感知的时候,这种感知被我们称为宁静,美好,我们感觉到一种宏伟,和平与爱的感觉的时候,这刻就是我们自己的终点的感觉,但我们自己的终点不是我们生命全部的终点,我们的生命是更大生命的一部份,所以实际上我们生命既有终点又没有终点。

  我们真正的终点其实没有,如果说有——那就是永恒,永远,但是这里有个过程,我们要先到达觉悟,开启,当我们自己充分的在当下,体会到了宇宙和我们在一起深深的连接感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进入到永恒状态当中,其实,我们听到森林里的鸟叫,山泉、太阳,长天一色中云朵的宁静和平和,还有大海给我们带来的广阔无垠的深广,那种宏伟的感觉我们会有些不适应,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理解有点怕怕的感觉,那是我们在体验我们前所未有的宏伟,与宇宙的连接的这种状态当中所必然要经历的,门刚刚推开的时候美丽的阳光会有点刺眼,接纳后,很快就会适应这种美好——而我们能够享受到我们自己的宏伟和永恒,那一刻,当我们彻底臣服并且放下,体会到无以名状的美好——我们称为彻悟。

  但这个彻悟是以我们能够和周围人圆融的在一起作为一个标准的,注意我用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我们“要”达到的,而是当我们把那个永恒和我们自己合二为一的时候,自然“会”达到的,这不是一个要求,而是合二为一之后自然产生的一个现象,我们会圆润的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既在当下又在永远,及在水滴又在大海,这一刻产生的是定,宁静。自然会产生慧,美好。

  很多人说定力不够,其实定力到达极致就在这里,就是宁静和寂静,和宏伟与庄严和永远连接在一起。这种永远的感觉是什么呢?《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实际上“天长地久”,是先圣所感受到的宇宙永恒的一种状态和体验,那个天和地只是比喻罢了,不是我们头上的天空和月亮,千万不要把天和地认为就是月亮,天和地只是手指,手指指向月亮,我们要体验的是月亮,甚至要从月亮反射的光芒当中去找到太阳的光,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现在来放下思考,仅仅体验下面这些话,这是在临在的情况下,自然流淌出来的。用心感受而已,不需要专心,带着这个状态来看,如果我们能找到音频那就来听,实际上我们自己录音之后静静的听也是完全一样的。

开启幸福的提问 <wbr><wbr><wbr><wbr>第2天 <wbr><wbr><wbr><wbr>Englightening <wbr><wbr><wbr><wbr>Questions <wbr><wbr><wbr><wbr>2

东方觉悟第一书:东方版《当下的力量》

点击这里:《开启的世界》

 

 

 

    《开启的世界:幸福从未离开你》      

 

             本书曾让无数人微笑着 泪流满面

 

·这是一本开启、彻悟——直达幸福的手册

·曾经的中国十大记者、央视《对话》总导演亲历彻悟,辞职著书

·张德芬、毕淑敏、国际心灵大师阿特金森、查普曼联袂推荐

 卓越上、当当上、豆瓣上,又有家人新的发言:推荐给更多的家人们!祝你幸福!

QIQI_77说: 适合静下来看的书

本来想过年放假的时候看的,但太闹了,没有看下去。反倒是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工作之后,抽了空把这本书给读完了...

活在当下,说起来简单,但作者写作的语言很生动,让人看得时候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生命美好,爱很美好,当我们被现实的忙碌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看看这本书,真的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