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赛迪顾问事件真相浮出水面并逐渐平息之后,近期,有关企业IPO过会率又成为了业内,尤其是IT咨询服务企业本身和准备IPO而寻找咨询服务的企业更是对此产生了不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则是过会率的高低是否能够作为衡量一个咨询企业IPO咨询能力的唯一标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弄清何谓过会率。顾名思义,新股发行上市之前,都要经过证监会下属的“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讨论研究新股发行申请以及相关的申报材料,以确定其是否复合上市条件。此过程就是“过会”。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过会应该是企业IPO的关键。也就是说,理论上过会率的高低应该是衡量一个咨询企业提供IPO咨询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相对也是IPO企业寻求此类咨询服务公司服务的重要依据。那么接之而来的问题则是过会率多高才算是高?也许有人会说,这还用问,当然是100%。没错,但笔者关心的是,究竟在IPO咨询服务中,有多少IT咨询企业可以达到这个比例?或者说要达到这个比例的可能性有多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据统计,在截止到 2010年5月21日创业板开板以来所发审的全部129家企业(包含过会未上市以及被否决的企业)中,过会率最高的机构是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过会率达到100%,被其IPO咨询服务的7个药业公司均已过会,排在第二位的是赛迪顾问,过会率为83.3%(36家引用的公司有30家已过会),位列第三的是各类行业协会,过会率为82.7%(52家引用的公司有43家已过会),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协会水平参差不齐。即有的高,有的低,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寻求IPO咨询服务企业的选择带来了困难。
从上面的这组统计,笔者发现在所有的提供IPO咨询服务的企业中,只有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IPO咨询过会率达到了100%。但其与排名第二、三的咨询企业相比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首先从咨询企业的数量看是最少的,仅为排名第二的赛迪顾问的19.4%,更是排名第三的各类行业协会的13.5%。其次就是其提供咨询服务的对象,全部是医药行业的。这与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本身的背景及咨询定位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之下,赛迪顾问及其他各类行业协会服务的对象则涉及众多不同的领域和行业。笔者在此分析的目的是说明,要想达到100%的过会率,要同时满足专业定位(只专攻一个领域)、用户业务(全部在一个领域)、用户数量(尽可能少而精),而且这三个因素要同时作用在咨询企业与被咨询企业上。由此来衡量,企业IPO咨询过会率达到100%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也是为何在相关统计中,只有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IPO咨询过会率达到了100%。由此笔者认为,目前IPO咨询中,有些咨询公司声称自己的IPO咨询过会率达到100%确实值得商榷。
当然过会率达不到100%,并不代表过会率不重要,某种程度上它仍是衡量一个咨询企业在IPO咨询方面的实力。但一味只注重过会率也会让被咨询的企业在选择咨询公司时陷入片面的误区。谁都明白,企业IPO成功仅仅是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第一步,IPO上市后,企业要继续发展、收入的增加和持续盈利才是最终的目的,而这又和最初为该企业提供IPO咨询服务的能力和价值密切相关。这无疑为提供IPO咨询服务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不但要提供数据性的分析和比较,还应在对政策理解、产业规划等上为IPO的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而这些价值都有可能在企业IPO上市后体现出来。换言之,就是IPO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收入的增长也应该是衡量一个咨询企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这方面,经过IPO上市后企业的表现大相径庭。据统计,在截至2010年4月30日止,中国创业板成功上市的7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增长率为26.5%,净利润总体增长率为47.3%。同期,由赛迪顾问提供上市咨询服务的中国创业板上市的1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增长率为42.9%,净利润总体增长率为83.6%。从这里可以看出,赛迪顾问提供IPO咨询服务上市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平均水平的1.62倍,净利润的增长更是达到1.77倍。这之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在50%以上及增长在30%-50%的企业占了53.3%,也就是说,赛迪顾问咨询过的IPO上市企业至少有一半企业的收入增长超过了平均值。而在净利润上,增长超过平均水平的高增长用户业占了其用户总数的46.7%。其中净利润增长超过100%的企业的占了26.7%。在高增长的用户中又占据了一半强。
从这个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除了过会率外,企业IPO上市后的表现也无疑是反映一个咨询企业能力的重要标志,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更有意义。况且进入到2010年,证监会发审委逐步加快了新股IPO的审核节奏,同时也加大了监管审核力度。3月份,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了5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创今年以来新高水平,但通过率却仅有77%,环比下降了23%,创下去年6月IPO重启以来的新低水平。这一方面对于咨询企业的IPO咨询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一个咨询企业要达到所谓100%过会率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当前咨询企业和寻求IPO咨询服务的企业在过会率上的争论更像是困扰,即过会率究竟还重要吗?或者说是否还是衡量一个咨询企业能力和被咨询企业选择的唯一标准?按照笔者的分析,笔者认为,当然重要,但要在过会率和企业IPO上市后的业绩表现来综合考量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就像之前笔者所说的,IPO上市只是第一步,唯有优良的业绩表现,才是寻求IPO咨询企业和未来的投资人所最终期待的,也应该是衡量一个咨询企业IPO咨询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