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政策大刀向谁的头上砍去


地产政策大刀向谁的头上砍去

南京苏鼎房地产研究所    宋 坚

 

和任志强一样,笔者亲历“文化大革命”,故意以文革的笔锋写出“任志强对人民不仁”的檄文,果真炸开了,不少朋友甚至劝笔者注意安危。估计也只有任志强先生才真正读懂文章的含义。

 

郎咸平曾嘲笑中国没有经济学家,其实没找对原因。大概只有中国的经济学家同时兼财团的独董,有的财团提供百万以上的“俸禄”,远高于学校或者研究所的杯水车薪。经济利益的驱使,只有所属财团的利益,那管经济规律与学者的正义。

 

地产学者,尤其是已经或将要退休的学者、专家,向开发商献媚,是获得开发商牙秽的唯一方式。开发商提供“信封”厚薄的前提是要卖力、更要有欺骗性。以退休学者而言,最起码免费全国旅游,开发商买单。若是开发商高兴,挂个“顾问”、“老总”,“俸禄”流水而至,那管百姓购房负担。

 

任志强区区100万,就买断一位年长“专家”的良心,高喊中国要“保护富人”。当今“专家”、学者,铜臭味实在太浓,某些法律专家断章取义,为不法开发商开脱,坑害老百姓,本身就违背人民法律的真正含义。

 

比起官员,“专家”、学者更有欺骗性,“专家”、学者的“学问”往往掩盖经济交易的丑陋,尤其种种是事而非的理论,搞得人晕头转向,慷慨激昂,甚至鼓吹“房价还要再涨二十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尤其房价调控人民不满意的时候,查查中国“专家”、学者的“猫腻”,不但有必要,而且要象政府廉政、反腐一样深入。

以上才是围攻我这个区区小人物的原因。

 

言归正传,地产政策大刀应该向谁的头上砍去,最近高官重提物业税,“专家”、学者重提80%土地收入归中央,实际上抹杀房价高的真实原因,大刀砍向民众。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城市居住最常见的模式,以男孩为例,父母、岳父母以及自己的三口或未来四口家庭,一般有三套住房,一旦老人百年,一家有三套住房司空见惯。

 

城市主要生产力,城市中产阶层努力打拼,作为向国家纳税主力,纳税后购有两三套、有的在外地得住房,也十分正常。除了继承父母当年房改房以外,他们新购的住房不但承担了土地地价、购房税收等,已经为国家做了应有的贡献,本来不要再缴税,现在突然交物业税或初步阶段的保有税,请问区区中国房产究竟要交多少次税?

至于地方土地收入,除了征地成本、保障性住房,主要用于城市配套与发展,我们说房价上涨实际上是土地配套设施的增值,上交中央后实际上弊多利少。房价决定地价,房价回落地价自然回落,没有必要借“专家”、学者之口侵吞地方发展的利益,实际上也是地方百姓的利益。

 

如果说中国地产的问题,由于中国地产垄断开发的模式,地产利润太高,土地增值税完全可以遏制开发商的见利忘义。

 

此外房虫的过度挤压刚性需求,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体制区别房虫并不困难,适度增加交易税,打击过多投资行为也不困难。

 

目前的政策确实考虑百姓的利益太少,当年鼓励适度提高住房消费,现在又准备卸磨杀驴,侵害有功之臣,未免不得民心;而政策对开发商、对不合理开发模式的极度溺爱,尤其如果作为开发商代表的任志强成为调控的主要参谋,委实担心其效果与折扣。

 

物业税与国际接轨,至少还得十年以上的时间,目前地产政策大刀还是应重点砍向地产开发利润、开发方式,砍向过多投资行为。中国的经济目前还不能脱离房地产行业以及居住的适度消费,过于极端的政策、尤其砍向中国经济发展主力民众的政策,可能事与愿违,民心、民生一样都不能少。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