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陪几个客户去看了世博会,今天谈谈观感。我们从无锡出发将近十一点,一路开得飞快先到华山路的上海公司去拿票,然后吃了午饭就赶往马当路的9号入口。从淮海路过去不太好找,路边也不设置几块醒目点的指示牌。打114问,罗嗦了半天没弄清楚,正说着看到了地铁13号线,就是这里了。
下着小雨,入口没多少人,大家排队安检。比机场还严格,纯净水不许带进去,数码产品必须开机检查,折腾了半天我们一行7人总算过关。听说浦西这边的航空馆不错,人也不是很多,但是客户远道而来想看国家馆,我们就去浦东。
地铁两站路很快就到了,钻出地面就是世博轴,右边就是赭红色的澳洲馆,排队的人真不少。略研究了一下地图,我们往亚洲区走过去。热门馆都需要排队几小时,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只好看哪里人少就去哪里。第一个进去的是文莱。
我的地理学得不错,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差不多知道一些,暂且客串一下导游。文莱馆里面基本是影像展示和少量的实物。几分钟就出来了,再去旁边的印尼馆。好家伙,印尼馆又高又大,全是竹子做的支撑,我们快快地随人流走过,怕万一坍塌就麻烦了。
看了两个馆,感觉一般,大家一致决定去欧洲区。过了世博轴就到了。这些建筑从外观上看,各有各的风格,很多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国家也来了。我们去了东欧的几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之流的,回头看见社会主义明灯、咱们当时唯一的兄弟阿尔巴利亚也来了,门口没多少人。有心看看波兰,排队也老长,就算了。
这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人拿着护照在每个馆敲章,以示到此一游。一打听这玩意在特许店有售,不过都快卖脱销了。早知道咱们进门就该买,白浪费了几个馆。这辈子从未出过国,甚至都没拥有过护照,买个假的意淫一下也好啊。经过我多方打探,终于买到了几本。大家手持护照兴冲冲地找地方敲章去。
又随人流进了几个馆,连国家都没看清楚。走着就到了非洲联合馆。一间展厅,租赁给四十几个非洲穷朋友,一家挨着一家,是敲章的好去处。说实话,展厅都布置得很漂亮,充满民族风情。但是众多漂亮的挤在一起,眼光就会挑剔起来。这里摆了很多小摊卖土特产,还有非洲妇女给人在手上画彩绘图案。我原本想买点粗犷有趣的装饰品,比如手镯之类的。看了一圈发现每个国家的东西大同小异,莫非在一个批发市场进的货?
走累了,在埃塞俄比亚小摊面前停下来,喝了一杯热咖啡。几个前凸后翘的黑色美女忙得不亦乐乎,生意实在是好。咖啡味道还不错。
逛了这会儿,腿就累得不行。敲章的热情也淡了。总结一下,土耳其、卢森堡值得一看。其他想看的排队太长,比如德国、英国、法国。估计再来几次都看不上,除非一开门就进来,并且预约好。说句实在话,160块钱看这么多东西,真他妈的物超所值。
园区面积确实很大,靠两条腿实在辛苦。到处都是坐着喘气的人们,淋着微凉的小雨。没看见几个老外,99%都是中国人。也许人家根本没把世博会当回事,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飞来看呢?倒是咱们自己扶老携幼倾巢出动。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是自己人,才不看白不看。花了这么多钱,都是咱们的血汗。按照经济学来说,这些钱已经花掉了,是沉没成本,咱们看也罢,不看也罢,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既如此,不如看一下。打水漂也要听个水响呀。
天色渐晚,大家休息了一会,起来接着逛。听说英国馆像蒲公英,就去看看外观吧。至于美国馆,都不知道美洲区在啥地方,去了肯定也看不上。一个国家有实力,真是挡也挡不住。英国馆门口排的长龙估计要等好几个小时。我们只好眼巴巴地算了。看来一次远远不够,应该买七次票,花好几个周末来逛。
这时有人想起中国馆还没看,强烈要求返回亚洲区看最牛逼的中国馆。我倒是不怎么想看,咱们自己那点家底又不是不清楚,能弄出啥高科技出来呢。走了很远的路,终于看见那个眼熟的红色建筑了。在世博园的中轴上傲视群雄,一副万国来朝的不可一世模样。
结果不许进,因为没预约。大家本来翻开了护照等着进去敲章,被浇了一瓢冷水。有人气愤地说,自己国家还不许进,啥道理?我说,这难道不是惯例吗?不许进也没办法,在一楼宽广的大厅转了一下,只好去省馆看看。话说中国真有钱啊,省馆比人家非洲联合馆豪华多了,家家户户争奇斗艳,灯光和多媒体敞开了用,贵州把一个苗寨都搬来了。160块钱光看看这里都值了。
值得一拍的太多,我反而懒得照相了,网上照片多的是。其实再多的照片都无法再现这里的穷奢极欲。想看的请亲自来,这一生也许就这么一次机会。以后在别的国家肯定不会搞这么声势浩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几个国家里,只有咱们最有钱。别的国家要么花钱受制约,要么想花钱又没得花。
从省馆出来已经7点多,天完全黑下来。灯光一开,夜景比白天还好看。可惜又累又饿,还要赶回无锡,只能恋恋不舍地往出口走。路上经过台湾馆、世博主题馆,也没精力进去了。好不容易走到13号地铁口,发现澳洲馆不用排队了,大家一致决定看看再走。一下午都在第三世界打转,好不容易看看发达国家,这机会不能错过了。
事实证明,这决策太英明了。澳洲馆的360°电影真他妈的震撼,声光电效果暂且不说,人家那内容一看就是精心准备的,短短十分钟展示了一个先进优越美丽富饶的国家,估计现场的大多数人都想移民了。我终于明白为啥那么多人愿意花几个小时排队,看一个好馆胜过看十个差馆!这么说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更值得一看,这么多人都选择了用脚投票。看来人们会天然地被先进文化吸引。
我下次有经验了,一进门先预约,宁愿排队也不去差馆浪费体力,不然看了半天差馆还以为世博会不过如此呢,哪里知道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简直是质的区别。
排队等候的时候,老外工作人员打开围栏让抱孩子的和老人先过去,几个大男人竟然也跟着插队,老外用憋蹩足的中文拦都拦不住。人群里纷纷发出谴责,中方工作人员也很难堪,又怕后面的人效仿,赶紧用话筒招呼大家千万不要学他们。真他妈的有中国特色。
回程路上大家一致认为,虽然辛苦,但是值得。是啊,太值得了,这么多亿打造出来的啊。只是我想知道,胡总前不久刚看了玉树,又来这里,会不会觉得对比太强烈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