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黎渔岛拍摄的扇贝幼苗培育图
董宝瑞
今天,贴出笔者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利用浅海水域养殖扇贝,已经成为昌黎沿海的海产品养殖一大产业,是“海上昌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扇贝是扇贝科扇贝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据介绍,扇贝科约有50个属和亚属,4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大多数海洋之中,见于潮间带到深海。扇贝的贝壳为扇形,蝶铰线直,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大小约2.5∼15公分。其壳光滑或有辐射肋,肋光滑、鳞状或瘤突状,色彩有鲜红和紫、橙、黄、白等色。扇贝的下壳色较淡,较光滑。其有一个大闭壳肌,外套膜边缘生有眼及短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壳张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扇贝常见于沙中或清净海水的细砂砾中,取食微小生物,靠纤毛和黏液收集食物颗粒并移入口内。扇贝能游泳,双壳间歇性地拍击,喷出水流,藉其反作用力推动本身前进。扇贝的卵和精排到水中受精,孵出的幼体自由游泳,随后幼体固定在水底发育,有的能匍匐移动。幼体形成后,生出足丝腺,以固著在他物之上;有的终生附著生活,有的中途又自由游泳。
扇贝有两个壳,大小几乎相等,壳面一般为紫褐色、浅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杏黄色、灰白色等。它的贝壳很像扇面,因而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扇贝”这个名称。贝壳内面为白色,壳内的肌肉为可食部位。扇贝只有一个闭壳肌,所以是属于单柱类的。闭壳肌肉色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扇贝的大闭壳肌可食,人类食用扇贝的历史比较久远,原始人即食扇贝,并把贝壳作为器皿。到中世纪时,西方人使朝圣扇贝的壳的图案成为一种宗教标志——圣詹姆斯之章。
扇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在我国,目前发现的扇贝约有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品种。
昌黎沿海,主要为沙质海底,极适宜利用浅养殖上好的海扇。随着扇贝养殖的面积越来越大,昌黎渔民掌握了扇贝种苗的培育方法,一些渔民开办扇贝幼苗养殖厂,专门生产扇贝幼苗,其中开发、建设河北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渔岛景区的昌黎县冀弘水产养殖观光有限公司,一个主要的生产项目,就是培育扇贝幼苗。
那天下午,我们进入渔岛景区后,见一个湖面有一些妇女坐在小船上不知在干什么。归来拍摄其景时,才问清是在更换放在水中的扇贝幼苗养殖袋。随着培育的扇贝幼苗逐渐长大,需要更换大一些的专用养殖袋。再养一些日子,这些扇贝苗就可以出售给扇贝养殖户,放到海中去养殖了。这些女工更换扇贝幼苗养殖袋的作业图景很美,很有诗情画意,遂拍了一些场景照片,留作资料。此为记。
摄影:董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