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两天时间,看了两个主题馆和几个国家馆,感触良多。跟几个一同去过名古屋世博会的朋友谈起来,似乎很难有共鸣,原因是,他们都不屑于看今年的世博会,曰:“看过了日本的,还需要看中国的吗?他们想搞什么我都知道!”言外之意,不抱任何期望。哎,政府混到这个份上,真是值得认真反省。弄得我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否太过积极:世博会真值得我如此认真吗?是否显得我太过“通俗”了?
尽管我不得不冒着“俗”的风险,我还是要说句公道话,如果没看过世博会的人,还是非常值得开眼界的,至少要知道世博会是怎么一回事,它至少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展销会或庙会,尽管有不少人用庙会来形容本届世博会。
首先,我想说,上海市的领导和市民们都很不容易。记得到上海的当天晚上,同行的朋友就收到一条短信,告曰如果今天我们住不进酒店,或有任何投诉,她认识的那个参与世博会组织的领导就有摘乌纱帽的风险,因为他已经立了军令状。政治任务不可怠慢呀!参观完毕的第一天晚上就感受了世博会交通疏导的井井有条。那天虽然下雨,但我们还是很顺利的在指定的地点打到了出租车,原因就是因为上海市调动了专门服务世博会的出租公司,保证24小时通畅的服务。坐在车上,出租司机不停地抱怨,空载的汽油费如何如何,直到我们下车,他的抱怨也没停止。但是,当我们试图用多给些车钱平息他的不满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我们的善意。曰:又不是你们的问题。多么可爱的老百姓呀!抱怨归抱怨,职业道德归职业道德,这就是上海市民的素质!第二天晚上等车时,又目睹了游客与维持秩序的执法人员(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动手的景象。看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执法人员,心中不免暗生怜悯:政治任务,他们肯定有纪律,如果造成警民冲突,恐怕后果严重。联想到第一天等车时碰到的那个不依不饶的中年人,负责疏导车辆的人员也只能好言相劝,息事宁人。不容易呀!我们这些外地的访客们,似乎应当对上海市民说声抱歉,道声感谢,毕竟我们打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其次,我想说,中国人不容易,凡事都要争个“脸”。据说,本次世博会有个硬性指标,一定要在流量上超过名古屋世博会,所以上海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免费的参观名额。联想到前不久曾经收到燕莎贵宾卡的短信,在某日当天消费的客户可以免费得到上海世博会参观券一张。当时没有注意,现在想来,机构消费的参观券恐怕是不小的一个开支和渠道。其实,争个“最多”有那么重要吗?可怜的中国人呀,什么时候能自信满满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难怪我眼前那么多貌似优秀骨子里却异常自卑的人哪,敢情我们国家就不自信,总算找到了出处!
第三,我想说,中国政府不容易。据说中国为了争第一,用了各种手段招揽国家来参加,不容易呀!不管中国给了参展国怎样的许诺和条件,我们都需要感恩,正是中国政府的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才让我们有了不出国门就遍游世界的机会,感谢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吧,这要动用多少财力呀!人家都是靠世博会挣钱,我们国家能不亏钱就不错,这种牺牲精神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呀!但话说回来,这又是何苦?!或许是我们与世界隔绝的太久,太需要这种捧场和认可了吧?
第四,我想说,参展国家不容易。虽然无论是名古屋的世博会还是上海世博会,我都没有看过所有的展馆,但总体印象是,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国在刻意讨好中国人。他们的展馆设计和策划流露出明显的迎合中国人口味的痕迹。因此相比名古屋世博会,少了很多精彩。在感动于他们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同时,也让我心生遗憾,难道中国人真像他们想象的这样“不开眼”吗?
最后,我想说,参观者们不容易。每天往返于各个展馆之间,经常要忍饥挨饿,强忍脚痛,不怕风吹雨打地伫立在展馆外面,无比耐心地在一望无际人的长龙中挪动脚步,逼得我不得不利用这个大好机会给同行者讲解何谓“短缺经济”,这是多么难得的功课呀!
不过,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当我们看完一个个展馆之后,还是会发出“值得”的赞叹,即使是在人满为患的餐厅里,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组织者真的尽力了!这是我由衷的心声。不论是整个展场的规划、布局,还是各种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能看到组织者的辛勤汗水。所以,无论如何我要为我的国家说声:I am proude of you! China, I love you!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