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超市购物者知道,繁忙时段付款要排长队。有的超市,在繁忙时段仍不开足柜口,这是何缘果呢?繁忙时段有的超市开足了柜口,但仍要排长队,他们为何不开设临时柜口,每件商品加价3%或者更多,对时间成本不同的人分别定价,以此缓解繁忙时段排长队问题呢?超市一般是私人所有,私人经营的,是竞争性的。为何竞争性超市没有在繁忙时段多设柜口或者开设加收费用的柜口,以缓解排长队现象,节省购物者时间,增加商品销售量呢?
张五常教授对此有过解释,他认为超市不多开柜口或者不开设加价柜口是为了监管收银员的工作,避免其偷懒,顾客大排长龙可以加快收银员的工作速度。当监管费用的节省大于多设柜口或者设加费柜口增加销售带来的利益,超市便不会多设柜口或者开设收费柜口。要是这个解释成立,那么为何同样在繁忙时段,肯德鸡收银柜口会开满柜口,空闭时段少设柜口呢?在繁忙时段,肯德鸡还会增设卖全家筒的非正式摊位,以缓解排长队问题,这就相当于多开了柜口。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于是增加了去超市的频率。最近一次去,我买的东西不多,排队时心里嘀咕:为这点东西排这么久真不值得。看看前边与隔壁的人,个个都是装满购物袋的,有的甚至装满2袋的。正在不满之际,忽然灵光一闪,答案出来了。消费者买的东西越多,排队的单位时间成本就越低。故意减少买单通道,是为了鼓励顾客一次多买,而不要三天两头逛超市。超市人流量太大,会占用货架空间,还会增加别人购物麻烦,减少消费者前来购物的意愿,人多占用超市空间,构成对别人购物的麻烦,这两个因素都会减少单位面积销售额,而这个指标对商场是至关重要的。
超市是低成本商场,理想情况是顾客一次买齐所有东西,以控制人流量,腾出空间摆更多货架与货物,同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并不拥护的人流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销售额。原来不多设柜口或者不开设收费柜口,延长排队时间是增加单位面积销售额的一个策略。
当增加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销售额带来的利益加上监管员工费用的节省,大于客户排队带来的不便时,超市便会选择不多设柜口与不开设加价柜口。
肯德鸡与超市不同,肯德鸡店除了制作食品面积外,消费者占据的是吃饭的桌椅,在繁忙时段,桌椅全满,此时,让食客快速用餐优先于让收钱人快工作。另外,肯德鸡不存在客人占据货架空间的问题,没有增加单位面积销售额的问题。以上两点不同,导致肯德鸡店在空时少设柜口,在繁忙时多设柜口的激励。
一般来说,越是低档的商店,单位面积的货物量比较多,越有激励提高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的销售额,这类商场往往容易出现排长队的现象。超市比档次更高的服装店或者日用品店,更容易排长队。同样,肯德鸡比在高档酒店更容易排长队。这些皆是低档商店提高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销售额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