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已腰折 局势未见明朗


     

    随着国家调控指令的陆续颁布,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抑制疯狂上涨房价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从4月份上半个月的119万平方米减少到5月上半个月的52万平方米,成交量出现腰折,而周成交更是从政策出台前一周的34.4万平方米一下子减少到至今的6万平方米,需求一再被打压;而全市成交均价却从政策前的20561元/平方米上涨到政策后的24833元/平方米。在沪大半以上房地产中介几乎是“零开单”,而排名靠前些的也只有4月份三成左右的业绩,调控的影响可谓是立竿见影。

    我们看到成交量的确出现大跌,但挂牌价仍坚挺,成交均价未见明显回落,甚至还有不少楼盘不降反升,逆市提价,有的开发商一方面表态不会松动价格,另一方面着手各种变相打折优惠活动,逐渐形成僵持局面。新政调控的成败,关键还是在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一切都在等待着沪版“细则”的出台,今后的局势是上奉国意下顺民心,还是治标不治本打压一时?可谓是迷雾重重。

    大的调整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房企本身资金是否充裕,如果资金压力不大,很多开发商不会愿意主动降价;二是市场预期,如果大家都认为房价会跌,出于自保开发商当然会主动降价;三是同区域竞争对手降价,可能会被动跟进。上海相关“细则”尚未出台,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在一致观望,不过不难想到“细则”的内容会紧跟新政的步伐,更加全面的贯彻国家的目标。

    此新政调控的成败,关键还是在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上海将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措施,在调控中“从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