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破产中介倒闭楼市崩盘信号


    目前国务院新政或已出了地方新政策的城市,都是围绕“限购”套数和限房贷及增加土地,房源,保障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供应,另外是收回地王和空置土地费及监督开发商按时开工得措施,并且加快“三旧改造”增加市场供应,同时,“严打”开发商捂盘惜售和囤地炒地及扩大保障房开发比例,调整房源结构,目的是缓解供求不平衡,平抑市场买卖供求紧张的矛盾,打击投资投机炒房,遏制房价疯狂上涨,楼市回到理性状态。本次政策调控可谓“猛而狠”,有点到面的“封杀”投资炒房和打击在开发商的胸口上。

    2010年5月18据媒体报道,港客登报声明,已告某地产商破产。个人投资者把地产商告上法院,而且还是申请其破产!上周五,香港市民余树宏在广州登报声明,位于北京的名盛广场,拖欠其购房款、利息等费用,且无偿还能力,因此他已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破产,请各有关人员知照。声明称,广州名盛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名盛”)拖欠其购房款、利息、综合服务费、促裁费、合理费用等400多万元不还,案件已由广州仲裁委员会裁决,并从2008年起由海珠区人民法院执行,但执行过程中未发现广州名盛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声明人已依法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破产。

    5月份政策威慑力让中介公司再次感受到“地震”一般的残酷。曾经两年前的中介公司“倒闭潮”再现楼市 ,2007年深圳曾发生轰动全国的“中天置业倒闭事件”,具有号称“全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一夜崩盘;2008年又出现过中介“倒闭 潮”。2010年深圳出现“倒闭门”事件,另外有中介“休眠”及小中介关门“放长假”方式应对楼市低迷。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将 迎来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洗牌时代”,代表着地产中介的“寒冬”真的到来,可以说地产中介前景暗淡 。

    深圳中介“倒闭门”事件是房地产中介行业进行实质性“拐点”的残冬期象征。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 调控重拳之下,暴露出房地产中介行业弊端,说明今年房地产中介整体形势非常的严峻,而一手房市场也开始走向下滑和衰弱的痕迹 。尤其是国家楼市新政出台后,深圳楼市风向标急转直下,“深十三条”出台后,深圳楼市基本被“冷冻”起来,观望之风在民间大 盛。未来几个月内,或许会继续出现中介公司倒闭事情,同时,将有越来越多的经纪人炒房被“套”的情况发生。

    目前大部分房地产中介公司基本全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部分房产中介关门歇业。随着国家和地方政 策的推进,在2~3个月后如果楼市仍然低迷和萧条,不排除大型地产中介公司收缩和关闭部分门店。如果此轮中介的“倒闭潮”重演 2007年、2008年,有60%的中国房地产中介公司要出现资金链断裂。

    深圳中介倒闭事件的发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手住宅市场全面受政策调控的影响,波及到 二手房市场的稳定和价格及成交量,在业务大量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中介同行面临着抢业务和因业务做不上而利润下降的现象,甚 至出现中介公司倒闭的情况,基本上是受到政策的影响。其次是市场因素。目前深圳几大房地产中介公司基本上占领二手市场,剩余 的小中介公司在业务下降和无利润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破产,减少损失。再次,是被同行淘汰,市场规律就是这样,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最后,二手房市场整体气氛在观望,受到政策和市场及同行挤压,在投资客撤离市场和改善者需求观望的情况下,二手 小中介公司抢不到市场份额,考虑到经营成本大和亏损严重及对未来市场和政策看空,无奈之下才选择倒闭,或者是中介人员“跳槽 ”现象严重。所以,新政对业务的影响实在太大,未来几月中介公司依然面临再亏损,“死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毫无疑问,政策过于“急功近利”,才导致楼市面临2008年观望现象。政策出来之后,效果是有,却“无辜波”波及到二手房地产市场,让中国房地产市场被进入新一轮“洗牌”。其实,国务院新政策“国四条”和“国十条”已颁发实施一个月有余,随着首个落实国务院新的地方版严厉实施,房价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例如4月30北京“京十一条”横空出市,一周过后,有数据说“北京楼价直降8000元/平方米”,二手房成交萎缩六成,甚至出现业主和投资客资金被套血本无归的现象。

    但是,从实际成交平均价格上看,开发商涨价再打折,等于没下降。例如5月6日深圳“十三条”新政策出来后,市场上传言,深圳一周之内房价下降3000元/平方米,成交萎缩到六成,甚至出现二年前深圳中介公司“倒闭门”,或部分中介公司关门店而工作人员休假的事件,大量中介公司员工离职另找工作。但是,大部分开发商依然保持着预期房价会继续上涨心理,不愿下降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