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央行加息只能让刚需更受伤!


                                             房地产独立评论员:文/丁延平

    “新国十条”颁布刚“满月”,各地执行方略参差不齐,“新政”使得部分刚需因贷不到款而“较为受伤”,由此部分客群可能因此而很难再圆购买标准商品住房的梦想。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非常时期中央休克疗法虽然治标不治本,但也能给虚火过旺的高房价打“一支镇痛剂”!楼市降温成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语。

    近期随着4月CPI指数冲到2.8%,央行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业界传闻下周末央行可能会加息0.27个百分点。但这比之前某些专家预测“两会”后第二个周末加息要晚了2个月左右。为什么要加息,如何加息本是央行考虑的事情,但在言论自由的当今社会,作为一介草民也应有建议权!

    加息的动因并非完全来自楼市的表现,而是国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来作的一项信贷调整策略,利用利率杠杆来维护市场经济平稳发展,最终效果是想遏制高通胀。自90年代中期,我国曾采取近10多个百分点的高利率政策,而当前无论我国还是世界欧美、日本等国都是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这是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经济实情与市场发展特征与规律而惯用的一种手段。

   当然,中央要权衡加息后带来的积极功效与负面影响孰重孰轻,才能定夺加不加息、加多少息?加息不仅对于楼市对于其他实体经济也是有较大影响的。如果不研究国内与国际市场实情,贸然加息必然对经济各方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热钱继续涌入、降低出口等。加息对于楼市的负面影响更甚!

   因为当前楼市商品住宅消费的主力军是80后,这是比较脆弱的群体,而豪宅或是商业地产消费的主题都是70年代或以前的富闲人士,这个群体倒是比较抗压。然安居才能乐业,商品住宅市场才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主流!加息无疑给80后群体增加更多生活负担,使得他们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拿深圳来举例,一个年轻“房奴”的家庭开支至少是5000-6000元,一般都在万元以上。

   笔者认为,在国家系列监控指数比如PPI、CPI等发生突变以后,中央是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采取灵活的政策来加以协调、均衡的,但如何应对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政府需要全盘考虑了!已经推到风口浪尖的本轮加息,呼声一直很高。但在金融危机影响并未完全根除的当前背景下如何加息?笔者认为也不能搞“一刀切”!

    既然二套房贷都采取了差异化的贷款政策,何不在加息这一手段上也来一些“新招”,比如也采取“差异化的加息政策”。也就是将首套、二套、三套以上利用银行按揭方式购买商品房的业主区隔开来采取相应的加息幅度。

    具体作法,笔者建议对于采取银行按揭方式购买首套商品房的业主可以减免加息百分点或者干脆不加!

    对于二、三套以上采取银行按揭方式购买的业主可以尝试逐一递加零点几个百分点。这样方显相对公平!

    对于一次性付款购买首套商品房而且是唯一一套商品房的业主应该给予奖励,因为他们没有给金融带来负担。奖励方法是适当退税!

    对于采取一次性付款购买多套商品房的业主不给予退税奖励,虽然他们没有给金融带来负担。但他们也占尽了各个城市中相对优越地段的资源和稀缺产品资源!

    总之,加息总会让刚需更受伤!国家有必要为之创造更加多元、公平的利率环境。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