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于5月4日上午乘坐自卫队飞机抵达冲绳,与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围绕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举行会谈,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对话,寻求他们对实现冲绳继续驻军的理解。这意味着他在去年日本大选中提出的"政权公约"的部分内容将无法兑现,也意味着民主党政权对当初的竞选承诺的背叛。尽管在鸠山首相此次的冲绳之行,其作出了日本首相第一次向冲绳居民道歉的举动。但于现实而言,于其政权而言,恐将于事无补。
由于美国在冲绳的驻军,因其飞行训练噪音、空气污染、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一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巨大困扰。因此,冲绳居民要求将美军基地迁出县外或国外的呼声很高。而民主党在竞选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积极吸收了这部分民意,攻击自民党在此问题上的不作为。同时,并承诺成为执政党之后亦表示不会履行前政府与美国已达成的将普天间机场搬迁至施瓦布军营沿岸地区的计划。这为日本民主党在竞选中取得胜利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但现在看来,民主党实在有些作茧自缚了。鸠山政权自成立以来,就着手探讨解决这一棘手的政治军事难题。在最初的开始阶段,日本民主党的强硬姿态,为冲绳居民带来了不少希望。但自始至终,鸠山政权始终难以在此问题上找到有效的突破口。鸠山政权既没办法拿出有效的替代自民党时代的驻军方案,在面对美国日趋强硬姿态立场的同时,又试图竭力维持美日同盟友好的表面形象。最终,导致了自家政权陷入如此两难的境地。可以说,这是鸠山政权的信任危机、生存危机。简单就民意支持率而言,上台之初的鸠山政权民意支持率高达70%以上,而到4月下旬已降至20%左右。鸠山首相是否会成为日本自2007的安倍晋三首相辞职以来,四年内第四位走马观花似的首相呢?而日本民主党在遭受一系列的政治献金丑闻,政治信任危机之后,是否还能挺过今年11月份的参议院选举呢?
但这是否只是日本民主党政权的政治问题、信用问题呢?从日本自去年民主党取得政权以来的日本政坛生态变化上看,事实上,这更应该归结为日本的政治问题。因此,与其说冲绳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是日本民主党的政治闯关,还不如说是日本的政治闯关。
自去年日本民主党取得政权以来,日本的政坛就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之中。下野的自民党非但没有在民主党遭受"政治献金"丑闻以及当前的冲绳驻军搬迁信用危机中获得民意的支持,反而面临着在野分裂的趋势。包括鸠山首相的弟弟鸠山邦夫在内的自民党党内高层,最近就纷纷脱党,或组建新党,或联合其它政治力量。这其中,既有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也有因个人政治私利而脱党。由此视之,民主党上台执政后,日本政坛非但没有进一步实现两党政治轮替的可能,反而可能出现政党林立,为上台执政而彼此间相互合纵连横,使得日本政治生态更显混乱。日本试图梳理与美国同盟关系,试图解决包括诸如冲绳普天间机场搬迁之类的问题,将因此更显艰难。更为重要的是,民意也将因此而沦为政党为实现政治欲望的一个操纵指标,将得不到政治上的任何实际效用。
可以说,本来,日本民主党听取民意,试图解决困扰日本冲绳居民多时的普天间机场问题,试图调整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符合日本现时阶段的民意,也符合日本的国家发展。但由于日本战后与美国确立起的不平等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半主权"国家导致了日本任何政党执掌的日本政府在政治问题往往是畏首畏尾,不敢大跨步行事。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对亚洲邻国在政治上的忧虑,导致了日本在现阶段不愿意冒着与美国彻底分道扬镳的高风险政治动作,从而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政治调解方案。但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让美国政府不会为此让步的。由此,指望日本政府在涉及美国在东亚地区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作出让步,几乎成为不可能。由此观之,日本在处理诸如冲绳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之类的问题上,就不得不面对来自日本民众和美国方面的双重对立压力,而陷入两难境地,也就无可避免。
因此,日本在战后确立的政治体制,固然为其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的一种"半主权"状态,却也为当今日本的政治困局埋下了伏笔。日本能否摆脱当下日本政坛的混乱局面,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日本国家的发展以及其对外关系上能否取得突破。所以,鸠山政权在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上面临的政治难题,更应该看作是日本国家的政治难题。因此,其也不仅仅是鸠山政权或日本民主党的政治闯关,更是日本国家的政治闯关。(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