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错第二步--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VIII)
人类迈错第二步--感叹人类社会选择“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3)
(作者注:考虑到文章论述的完整性,在作者《货币理论》一书里和以前发表的博文里论述过的有关观点仍将被再次简要提及,但为节省篇幅,有关论述的详情不再重复,请感兴趣的朋友参阅原文。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并注明作者新华网址: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home.do,否则视为侵权。)
反观当时美欧8国政府(作者注:8国指的是美国、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由于他们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违反货币价值定律的,没有认识到这次美元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不断扩大所致,因而他们采取的通过在伦敦市场卖出黄金的方式企图平抑金价的努力行为,只是一种通过人为的手段企图将黄金价格打压下去,让黄金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而与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维持一致的愚蠢行为,因此这种手段或方式虽然可以在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还不太大的时候能起到暂时维持二者稳定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一种仅能起治标作用的临时手段,是不可能长久起作用的,更不可能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目的!所以,其努力的方向是错误的,最终将是徒劳的!
同样地,在第一次美元危机后的1961年,这些国家成立的所谓“黄金互助基金”也只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非治本之策,当然也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尽管他们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暂时压制住黄金的价格,让黄金的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以达到暂时保持黄金价格与国际货币美元价值相一致的目的,能暂时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的国际货币体系继续运行,但随着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持续扩大,这种治标的方法终究是要失效的!
此外,在爆发第一次美元危机后,这些国家为了能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转,在随后几年除了采取上述的在市场直接抛售黄金平抑金价和“黄金互助基金”等手段外,还陆续做出了其它种种努力,比如签订“稳定黄金价格协定”、“巴塞尔协定”、“借款总安排”和“货币互换协定”等等(作者注:有关这些协定的具体内容的简要说明请感兴趣的朋友参阅刘舒年编著《国际金融》一书P327-333,作者在此不再重述)。但由于所有这些努力都不是基于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而做出的,是在没有认识到爆发美元危机的根源在于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的基础上达成的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他们做出的所有这些努力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黄金价值与国际货币美元价值(以及美国国内货币美元价值)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的问题,因而这些协议的签订都不可能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的国际货币体系长期稳定的目的,最终都注定会失败的!
总而言之,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没有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将导致在各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会让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不断扩大的客观现实,他们做出的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不得法的,所以都不可能起到防止再次爆发“美元危机”的作用,不可能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的国际货币体系长期稳定运行!
果不其然,当时间的步伐迈至1968年3月,由于黄金的价值与其被压制而表现出的价格--仍然为1金衡盎司黄金=35美元--相差巨大时,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更严重的美元危机!尽管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不明智地拿出其国库里的大量黄金--数量高达9300吨--疯狂地在伦敦黄金市场抛售,妄想着能像以前那样将黄金价格打下来,将其继续压制在35美元的水平,结果这次市场却让他失算了,货币价值定律给了他严厉的教训,让他受到沉重的打击,最后让他大败而归!连带着让那个1961年建立的所谓“黄金互助基金”也跟着破产!
直到此时,尽管美欧国家仍然没有认识到货币价值定律,仍然没有认识到该客观规律会导致国际货币美元的价值与黄金的价值差异在那段时间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但严酷的现实却已经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价值差异的存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采取的不是那种正确的将美元价值与黄金价值彻底分开的做法,而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所谓的“黄金双价制”的做法--作者称其为“黄金商品价格”与“黄金货币价格”相分离的做法(作者注:因当时他们仍然让黄金名义上还挂着美元或者说美元还名义上挂着黄金)。
与此同时,美国也让欧洲7国同意原则上不再以所持有的(国际货币)美元向其兑换黄金,即他们达成了所谓的“克制提取黄金协议”。至此,事实上美元与黄金已经脱钩了,或者说美国不再让其它国家用(国际货币)美元‘低价’向他兑换黄金了!分析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已经完全明白了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两大基石之一的“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兑换制” 事实上已经在货币价值定律的威力下彻底垮台!
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更容易直观地理解上面的理论分析,作者再用更通俗的具体数字进一步解释如下:当1960年爆发第一次美元危机时,假设黄金价值是1金衡盎司黄金=45美元(国际货币),美欧国家通过向市场抛售黄金的手段尚能将黄金价格压制在35美元(国际货币)的话,那么到了1968年,当黄金价值已经达到1金衡盎司黄金=100美元时,他们还妄想着通过向市场抛售黄金的手段要将黄金价格继续压制在35美元(国际货币)的水平,如何能够成功?犹如目前当黄金价值已经达到1金衡盎司黄金=1000美元时,还有人幻想着要通过抛售黄金的方法去将它的价格压制在300美元的固定兑换水平,请问这种做法是不是不明智?他又如何能办得到?
至于美国此次低价抛售9300吨黄金为它带来的巨大损失,作者在此毫无幸乐灾祸之意,只想说这是它漠视或不懂货币价值定律所受到的应有惩罚,是它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为了一己私利而拒绝凯恩斯方案所必定得到的报应!经济学就有这点好处:当某人或某国从某件事获得某种好处时,他一定会因同一件事而受到某种伤害,差别只是得到的好处与受到的伤害孰大孰小而已!作者总是听人说美元霸权为美国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美国为了维护美元霸权曾经付出过多大的代价,以及后来继续遭受到的其它伤害--不提这种代价或伤害的说法是不全面的,是误导人的说法!当然,作者也对我国人民(包括我国政府?)未能从美国那次低价抛售9300吨黄金的愚蠢行为中获得应得的好处而大感惋惜!
(未完待续)
杨钦松
2010-4-24 写于雅加达。
参考文献:
1。孙健 白全民编著《每天读点金融史III》,2008年11月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杨钦松著《货币理论》,2009年8月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
3。刘舒年编著《国际金融》,1981年9月出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