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短命”建筑让国人背负30年债


 
  住在寿命为50年的房子里,却要买下70年的土地使用权,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悲哀!绝对是国人的悲哀!最近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寿命较短,北京尤其明显,平均下来还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50年到70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房屋质量欠佳,而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提前退役。中国建筑70年产权房子,有的花了一辈子积蓄购买一套房子,竟然才活到30年,寿命还不到半就结束。如此的“短命”建筑甚是荒唐,让购房者背着30年债买30年房子产权,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在欧洲国家,百年以上老宅比比皆是,许多老住宅在显要位置用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标注着建造年代,说明当时的建造者对它能够经久耐用、世代相传充满自信。根据《物权法》规定,土地70年使用权。但是,当土地使用权届满70年之后,建在土地上的、我们花大价钱买下的房子怎么办?似乎就在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寿命较短,北京尤其明显,平均下来还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50年到70年)的一半。这个消息包含了两层意思,(1)我国房屋实际寿命比较短,(2)即便是设计寿命最多也不过是70年。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中国日报》4月6日) 。

  有同行学者认为,许多建筑寿命只有25-30年的消息令人震惊。这让人看到了疯狂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另一面,房地产消耗着巨量的水泥和钢材,绑架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大众,换来的却是30年不到的建筑命运,为急功近利的楼市参与者们敲响了警钟。虽然住建部在"楼歪歪"、"楼倒倒"等一系列房屋质量悲剧之后在全国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尽管96.1%的建筑工程合格,但这样的数据却并不能让人放心。勉强合格的大量建筑,无疑为未来埋下一定的隐患。

  难道我们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 听起来让人惊诧,但却是事实。近日,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却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每年供应数以亿套住房,而建筑平均寿命普遍不足30年的建筑寿命,房贷期限都甚至未到,建筑寿命就是终结了。

  有住建部领导表示,我国城市住宅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国家标准,住宅使用年限应当达到50年,事实上许多住宅的寿命可以超过50年甚至100年。使用年限短已成为我国住宅的突出问题。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协会理事长宋春华表示,住宅的短命现象,特别是大量处于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被拆除,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价值灭失,不能做到物尽其用,是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我国的建筑一般只能持续25—30年”的言论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国内建筑的“短命”最主要并不是由自身的建筑质量导致的,而是由于拆迁、规划改变等因素导致的。“现在的建筑,只要是正常建设的,寿命应该在100年以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傅崇兰教授表示。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施工质量低、材料质量差的现象在一些楼盘项目确实存在。一些开发企业包庇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也确实会造成建筑的使用年限大幅缩短。目前我国的建筑在维修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年久失修、维护措施不到位也是导致建筑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房价高涨的时期,购房者在购房时还没有考虑到折旧的问题,可实际上在国外那些房地产发展成熟的地区,折旧率是购房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尽管当前我国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但是该年限从开发商拿地便开始计算,算上土地整理、前期规划、建设等环节所用时间后,房屋到手时使用年限已不足70年。

  近期本市陆续推出的新楼盘中,用地性质为商业的项目越来越多,而商业项目的使用年限只有四五十年。虽然开发商对外销售的是商品住宅,但是该楼盘用地性质为商业,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而从开发商拿地到业主入住的时间是4年,因此购房者购买该房屋的使用年限仅为36年。此外,一些“咸鱼翻生”的烂尾楼盘以及开发商捂盘惜售的楼盘,使用年限缩水更加严重。例如位于市中心的某烂尾楼,土地使用年限是50年,可是该项目已经“烂尾”了十多年,因此使用年限只有30多年。

  此外,一些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将项目分成数期推出,造成部分后期产品年限缩短,甚至一些楼盘首尾相差竟接近10年。比如目前东马路附近某在建大盘项目,开发商分3期推出,建设周期长达7年之久。一些房龄较长的砖混房子所剩时间也已不多。比如体院北附近的一些砖混房,本来使用年限也就是50年,现在房龄已经长达30年左右,因此那些房子可用时间也就剩20年左右。
 
  注部分内容于2010年月7-9日发表于北京中国产经报和信息时报和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