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们如此热衷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再次引起市场热议。不论是否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三旧”改造工程都将给广州房地产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不过,由巨头们参与的“三旧”改造工程,能否增加广州楼市供应量?又会否令中心城区的楼价再上一个台阶呢?
2010年1月份,广州市就发布《广州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用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广州市旧城区、旧工厂、旧村的“三旧”改造,在未来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的52个城中村的重建改造工作。根据初步测算,旧城拟拆除建筑1050万平方米,涉及整体拆除重建地块的用地约5.53平方公里。2007年9月份上述天河猎德村地块的顺利成交,便成为地产商参与城中村改造的首个突破口。随着保利夺得琶洲村改造项目、新鸿基合资改造林和村项目等,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渐渐步入正轨。
2007年,富力和合景泰富联手以46亿元拿下占地超过11万平方米的猎德村城中村改造地块后。如此大拆大建,意味着将大大增加楼市的供应量。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初步统计,未来10年时间,“三旧”改造将盘活低效用地达74平方公里,仅未来5年就可以腾出28平方公里低效用地,这将超过广州十年的住宅土地供应量。
尤其对于广州楼价预期是目前最受关终的。有人认为,改造会令楼价继续走高。供求关系历来被作为评判市场的标准,但由于改造周期长,想要有个准确的预期判断恐怕还比较困难。此次更新改造,涉及拆迁人口60万人,释放的土地也将有数十平方公里,如此的巨量供应有望助力维持楼价的平稳。三旧改造将使市场的供应大大增加,因为市民需求同时被激活,供求趋向平衡,不会对价格造成抑制。无论是‘70/90政策’还是‘三旧’改造,均无法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廉价普通商品房,短期无助于抑制房价上涨。由于改造周期长,这部分供应不会集中释放,不会对楼价产生冲击影响。从长远看,中心城区房价还会稳步上升。
开发商们对“三旧”改造的看法也比较统一。老城区的房子买少见少,随着旧城环境的不断美化,在市场需求不减的情况下,老城区的楼价肯定还要上升,从长远看,旧城改造投入巨资以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形象等都随之提升,加上拆迁改造成本也高,未来房价走势一定是上升的。广州中心区的现状是: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公共空间不足,配套不够。如盲目扩大住宅供应量,城市未来生活质量状况堪忧。
2010年2月24日,广州“三旧”改造工作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3月24日-12月广州“三旧”改造的任务就是要改造9条城中村,该9条城中村包括位于天河区的猎德村、冼村、林和村、小新塘村,位于白云区的棠下村、三元里村、萧岗村,位于越秀区的杨箕村及位于海珠区的琶洲村。拆迁面积1000万平方米,拉动投资1000亿元。在广州中、远期的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中,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位于城区的52条城中村的全面改造任务,在2015年以前完成对不符合城乡规划的旧厂房搬迁改造工作,并抓好城市重点功能区的旧城成片重建改造工作。
例如,数据显示,新鸿基地产目前在内地土地储备已经超过了800万平方米。2009年12月新鸿基地产掷金81.65亿元,拿下佛山澜石旧改项目—澜石地块则会兴建大型商场、中央公园、住宅社区一应俱全的“东平新城”,力求将澜石地块打造为佛山新地标。
2010年2月新鸿基地产以9.5亿元参与广州林和村旧城改造项目,其参与的林和村旧改项目将拥有70%的项目产权,将建设18.5万平方米的豪华住宅,为中央商业区提供配套。实际上,合景泰富(1813.HK)以大约16.33亿元持有Lyntondale(新鸿基项目公司)及Bonserry(新鸿基项目公司)的20%股本权益,共同开发新鸿基澜石旧改项目两批地块。此举将使项目获得更充裕的资金保障,两大房产巨头合作开发该项目,不会对澜石旧改项目的被拆迁户造成任何影响。
新鸿基地产认为自己旧城改造经验丰富,此前曾多次跟香港政府合作进行旧城改造,发展了西九龙形品项目、新区沙田开发、旧区观塘改造等,不过如此大规模参与内地的旧城改造项目尚属首次。,未来临近香港的珠三角地区将会是集团重点发展的区域,其发展模式并不会以旧城改造为主,但如果有好的旧改项目,新鸿基也还会考虑再度与政府合作。另外,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也是新鸿基地产在内地发展的重心。
调查显示,广东珠三角地区“三旧”用地面积达到90多万亩,低效用地挖潜空间很大。佛山共启动“三旧”改造项目691个,已完成改造项目140个,其中,完成旧厂房改造项目121个,旧村居项目6个,旧城镇项目13个。已经完成或正在改造的3万亩“三旧”用地、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00万平方米,增加到4000万平方米,增加了150%。
广州计划在今年亚运会召开前完成琶洲、猎德、冼村、林和村、杨箕村、小新塘、棠下村、萧岗村、三元里村等9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目前,冼村、小新塘、萧岗等村正在完善相关的改造方案,而林和村旧改就成为2010年首单企业与旧村直接进行合作开发的项目。交通的便利。林和村就近广州东站,澜石片区是广佛联系的一个重要节点,坐落在广佛地铁延长线上,是广州、佛山通往顺德,乃至珠三角西线城市的门户。
重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处置历史用地遗留问题
“三旧”改造过程中,涉及相当数量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用地需要完善手续。新政策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这些“三旧”用地,适用用地发生时的法律政策处理完善征收手续。用好这项政策,可以切实解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变化大、听证难、社保不好落实、办理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按现状办理用地手续
按照原政策规定,“三旧”用地需按该土地使用前的地类报批,需扣减指标和缴交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需占补平衡,极大地增加了被改造地区的负担。
新政策则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的用地,不管原来是建设用地还是农用地,全部采用按现状(即建设用地)报批,免除了办理农转用的手续。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初步测算,原来涉及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三旧”用地,平均每亩可以节省费用2.8万元,原来涉及需要耕地占补平衡的用地,平均每亩可以节省费用1.5万元。因此,用好这项政策,可以把“三旧”改造的成本降下来,提高“三旧”改造的综合效益。
灵活供地方式
对属于政府收购储备后再次供地的,必须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其他可以协议方式出让,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原使用者的积极性。
土地出让金可支持鼓励用地者发展
对“三旧”改造中收取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不高于60%的比例用于支持原用地企业、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而减少原用地者对“三旧”改造的抵触情绪,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城中村改造用地手续可简化
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将村庄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可申请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征为国有,不再单独办理征收报批手续;确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可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或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大大简化了用地报批手续,推动城中村改造。
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打包办理手续
对“三旧”改造中涉及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改造时可以一起打包办理手续,既提高了报批效率,又保证“三旧”改造的完整性,提高了用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