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自2010年1月至今,上海市受骗群众到银行转账被银行员工先行发现并拦截的案件多达753起,金额高达820多万元。警方在对电信诈骗受害人群分析后发现,受害者中45岁至60岁的中老年人约占70%。在这批被骗的中老年人中,女性又约占80%。另据中新网报道,2009年6月12日,公安部在全国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电信诈骗打击行动,截止目前,共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77个,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 人1469名,破获电信诈骗犯罪案件4836起,缴获涉案银行卡、存折1万余张、手机卡3万余张及一大批作案工具, 追回被骗资金1900万余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黄祖跃还特别提醒,电信诈骗犯罪从受害者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
骗子们为何爱盯中老年人的钱袋?女性为何容易上当受骗?就心理学的分析而言,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认知退化;(2)信息落伍;(3)安全感低;(4)碍于情面。
一、 认知退化
老年人认知退化是其上当受骗的首要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Cattell,1963)和霍恩(Horn,1968)提出,人的智力按照心理功能不同可分为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和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其中晶态智力(如词汇、知识、经验等)在成年后仍会增长,直到70岁以后才出现显著的减退;而液态智力(如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等)则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后即开始缓慢地下降,进入老年阶段后其衰退进程会进一步加快。
对于液态智力的衰退,有多种假说。其中最突出的是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它认为,负责执行的大脑额叶功能特异性的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并严重影响人的记忆、学习、推理等认知能力。而今年来的脑成像研究成果也有力的支持了这一假说。骗子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才运用大量的新奇概念巧作说辞,其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不给老年人分析的时间,最终一步步落入圈套中。
二、 信息落伍
老年人活动范围小,信息落伍,法律意识淡薄,也是其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论上讲,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但事实上,老年人大多处于高度的信息封闭状态,并日益脱离社会。据第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分析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仅占全国网民的1.1%,反映了很多老年人正隔绝于信息时代。在当前中国社会,空巢老人家庭日渐增多,老人和子女以及邻里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老年人越来越面临着情感上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获取上与时代脱节。
有趣的是,在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中,女性较男性更容易中招。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男主外,女主内”,一向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因而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女人掌握家庭财务大权。许多老年女性在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为家庭主妇,常常封闭自我。她们的精力大多放在照顾家人和孙辈的生活起居上,缺乏与社会和年轻人交流的机会,也因此极易被所谓的新概念、新信息所蒙蔽。因此,一方面手握财权,一方面认知闭塞,中老年女性自然成为了骗子最为青睐的目标。
三、 安全感低
老年人由于退休及体力衰弱,对钱财的依赖感和不安全感会日益突出,这也给了骗子们行动的机会。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Lenze在美国2008年精神病学学会的年会中指出,广泛性焦虑症是年长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对财务状况的过分关注,而这也正是引发广泛性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生活并不宽裕的老年人而言,中国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他们担心自己的老年没有保障,所以很希望能再多挣一笔钱。然而,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能力,投资便成了唯一的挣钱途径。对于生活富裕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参与投资,主要是在投资和交往中,寻找一种情感上或心理上的寄托。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老年人可以结识同龄的伙伴,弥补了他们情感上的空虚和孤独感。
针对老年女性更容易受骗的问题,安全感低在女性身上也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女性的生理和心理衰退较男性出现的更早。特别是更年期的症状出现,使得女性较男性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加之女性性格柔弱,特别容易陷入与健康相关的骗局。
四、碍于情面
据金羊网报道,在2003年广州市峻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非法集资的诈骗案中,受骗的3000多人中绝大多数为离退休老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家境优裕还是生活拮据,各个收入阶层的老人都有人被骗。而这些老年人有着两大共同特点:(1)因缺乏安全感而投资;(2)向家人隐瞒了投资行为。这就给了骗子们上手的机会。
老年人存在自尊危机。如前所言,老年人推理判断能力下降是客观现象,但是老年人往往无法接受,而倾向于通过自作主张来证明自我。因此,在骗子的甜言蜜语的赞美或舌尖嘴利的激将之下,老年人容易瞒着子女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另一方面,老年人操劳一世,曾经有过相当的成就或辉煌,一旦上当受骗,阴沟翻船,其情面难容,言语难表。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会变得日益僵化,人格会变得日益固执。老年人尤其不能面对的是,以自己多年的生活阅历,现在栽在一个年少后进之人的身上。所以许多老年人虽然受了骗,却为了顾全面子,采取哑忍的做法,甚至幻想这一切都不是事实,到头来遭受伤害更深。
那么,老年人应该怎样抵御骗子们的诱惑,与时俱进却不受伤害,下面有四条建议:
一、戒除“贪”心,合理规划
孔老夫子曾言,长者要戒“贪”。本来老人家与时俱进,增强对社会的了解是好事情,但由于自己缺乏安全感,为图有所收益而贸然行动,结果上当受骗,事与愿违,说来都是一个“贪”字惹的祸。因此,我建议老年人做好退休计划,主要包括偶经济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方面的规划,以及对老年配偶的生活照顾等。这样能够产生安全感,较好的适应退休的变化。
二、接纳自我,扬长避短
衰老是人生的自然进程。老年人面对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偏低的事实,不必形成自卑,而要学会悦纳自我。其实,老年人晶体智力卓越,阅历丰富,完全可以在面对骗子的时候掌握主动权。
三、终生学习,跟上时代
据美国《教育统计摘要》统计,美国60岁以上老人参加成人教育的人数高达41.2%。而中国的终身教育从观念到制度上尚处于低水平阶段,人数不超过5%。由此,我们要鼓励老年人放下包袱,和年轻人一起体验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就防范了骗子炒作新概念混淆视听。老年人就是在决定投资时,也要多听取亲朋好友们的意见,以做到万无一失。
四、满足需求,支持鼓励
这一点是对老年人的子女和整个社会的建议。老年人之所以受骗,是因为骗子在行骗过程中,首先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讨到了他们的欢心,因而获取了信任。因此,老年人的子女要多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他们成功体验,鼓励他们多参与外界活动。这样就会增加老年人的自信,满足他们的自尊自爱需求。
最后,五一劳动节将至,这可能是手机诈骗犯活动的良机,盼各位老人与家属提高警惕,不被他们的巧妙说辞、甜言蜜语所蒙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