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畜牧业也需要农药 | ||||||||
畜牧业也广泛使用农药。用途之一是用做兽药,如用做洗羊的消毒水,治牛蝇叮咬的药膏,虱子药,芥癣药。用来杀死牲口圈飞虫和其它有害昆虫并用来防治它们滋生。
|
||||||||
2 .2 蝗虫过草绿变黄 | ||||||||
新疆国土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为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因蝗灾,每年至少造成牧草减少35亿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 2001年新疆又发生蝗灾,发生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重灾区霍城县赛里木湖边缘草场蝗虫密度达到了每平方米500至1000头之多。一眼望去,使人胆战心惊: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洼地,密密麻麻地堆着几百只黄头灰背的蝗虫,有的相互挤压在一起,有的不停地跳动,有的静静趴着,周围的牧草和苇叶被吃得净光,而蝗虫本身却“脑满肠肥”。蝗虫和马羊争吃庄稼,自然大胜,真是蝗虫过草绿变黄。许多牧场无奈之下,不得不被迫转移他方。 新疆牧场地广人稀灭蝗难度较大,但是事在人为,除了飞播和机播有机磷农药速效杀虫之外,还放灭蝗鸡到牧场,分散到各处,单兵作战,啄食成虫;也放灭蝗鸭到牧场,团队作战,鸭子排队对蝗虫进行地毯式轰炸;还在草地某处垒石引鸟,为鸟筑巢,野鸟在空中捕食蝗虫,累了就钻到石头巢中休息,并躲避它们的天敌--食鸟类隼和鹞子等大鸟。生物灭蝗大有前途。 |
||||||||
2 .3 渔业农药用途多 | ||||||||
渔业目前应用农药越来越多,但是渔场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尚知之不多。将一种合成红颜料加到鱼食之中,鱼食后使浅灰色的鱼肉变得鲜红,与野生的大马哈鱼鱼肉的颜色酷似,生吃该鱼片时可刺激观感继而增加食欲。近年来,近海时兴用笼养鱼,时间久了产生恶臭,不易散去,影响渔业生产。渔民使用农药氧化钙,氯,氢氧化钠和碘消灭(一种碘的溶液)类消毒,去臭,保持清洁。另一个例子是用甲醛,孔雀石绿和四种其它抗生素防止鱼病。 许多饲养大马哈鱼的渔民认为农药敌敌畏是抵制大马哈鱼某种致命的寄生虫的有效武器。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除虫剂,它常用做温室作物,如蘑菇,水果和蔬菜等的除虫剂,也用于灭动物身上的跳蚤和虱子。在江河湖海中,它能毒害螃蟹,虾米,龙虾和贻贝等;虽然还没有近一步证明在此剂量下对海生动物种群是有毒的。欧洲海域,如挪威,也有渔民用敌敌畏杀死大马哈鱼寄生虫,以保持鱼类清洁和没有寄生虫。人们期待一种无毒的,且生物活性与敌敌畏相当的代用农药出现。 |
||||||||
2 .4 农药――现代森林的“啄木鸟” | ||||||||
在砍伐后的林场场地种针叶树容易受到冷杉昆虫和某种甲虫的侵袭,在某些情况下,刚种下的针叶林会100%受到损伤。当甲虫的侵袭不能被准确预报时,林场工人因此将所有的小针叶树浸入装有林丹或氯菊酯的罐中,然后在长凳上放平,使沾在表面上的农药液流走,再种植成林。这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小心,林场工人在浸泡幼树和种植被农药处理的该树苗时,可能受到农药污染的伤害,所以工作时应该穿防护衣。
|
||||||||
2 .5 拯救孔林 | ||||||||
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有座孔庙,里面有两大特色古迹供游人赞不绝口:碑林和柏树林。有的柏树已种植近千年了,甚至年代超过了庙本身的历史。先有树,后有庙,可谓古矣;有的树干粗得数个人合拢还不及,可谓大矣;满庭院都是树,古木参天,可谓众矣。 孔林和孔庙一起均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对像。但是好景不长,近年来病虫害猖獗,孔林日渐萎顿。据管理人员介绍,每年政府拨来的维护古迹的专款都用于杀虫,但仍不能完全奏效,更可怕地是还发现了有的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几乎无药可治。他们曾通过北京晚报要求社会贤达献计献策,拯救孔林。最后开出的药方是改良环境,铲除病虫滋生的土壤条件,引入害虫的天敌如啄木鸟之类益鸟,改使用其它农药品种和改进使用方法。几年过去了,情况已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