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普瑞高发行价看高盛卓越投资手段


股市K线图专家张雪奎将根据股市特点经常为投资者做技术分析与关注提醒,敬请关注

 

从海普瑞高发行价看高盛卓越投资手段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下简称美国证交会)对华尔街投行高盛集团及公司的一位部门副总裁提出民事诉讼,指控高盛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的担保债务凭证(CDO)产品方面对投资者有欺诈行为。这起针对该公司的法律诉讼被认为是美国政府打击金融危机期间金融衍生品欺诈的一次关键行动。

    随即,全球资本市场做出激烈反应。截至4月16日收盘,高盛股票价格由上一交易日的181.71美元下跌至160美元附近,跌幅约12%。同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125.91点,金融类股票跌幅居前,多个品种的商品期货交易价格均受到显著影响。周一开盘,亚太和欧洲主要股市也陷入剧烈震荡,纷纷以绿盘报收。因经济复苏预期而逐渐走高的全球资本市场,因高盛事件,猛踩刹车。

    于是,这个资本大鳄一时间成了全球各方媒体和金融界的议论对象,贬多于褒。

    张雪奎也成了这些众多褒贬中的一个。当时看到海普瑞148元发行价的新闻之后,第一时间感觉这是一件大事,是可以影响到整个中小板是稳健上行还是就此走向低谷的大事件。找了众多资料之后,高盛的影子在海普瑞后面现出形来。于是,张雪奎连续两篇文章,以《海普瑞148元高发行价就是这样制造的》和《海普瑞148元高发行价就是这样制造的》为标题,提示投资者海普瑞148元的高发行价格,是一种对投资者的欺诈。

    在这个调查过程中,张雪奎对高盛的投资手法越来越清晰,对高盛的投资策略、包装技巧由衷赞叹,的确不愧为国际金融第一大鳄的称号,的确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点金高手,整个策划天衣无缝,抢了你的钱还让你无话可说,只能怨自己命不好。张雪奎将自己的两点感触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灵敏的信息触觉是高盛先知先觉的保证

    目前热炒海普瑞来的是FDA和CEP证书,而公司获得FDA是在2005年7月,获得CEP是在2008年2月。

    2008年初,百特公司生产的标准肝素制剂在美国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而后全面退出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市场。百特事件发生后,海普瑞以“零缺陷”结果通过了美国FDA现场复查,并与APP公司签订了独家供货和独家采购,使海普瑞一跃成为美国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唯一的原料药供应商。

    高盛是在2007年9月3日介入海普瑞公司,成为股东之一,正好在两个证书获得的中间进入公司,其入股海普瑞恰逢其时。

    没有灵敏的信息,没有对信息的灵敏触觉,没有对信息商业价值的精准认识,这个信息摆到你的案头你可能都会嫌碍事。

    在高盛投资海普瑞之前,前后有7家公司投资海普瑞,最后一家持股比例最高的,深圳源政投资有限公司最终也在2007年6月4日将其持有的22.93%股权出让(深圳源政投资掌门人杨向阳被李锂称为遇到了其人生的伯乐)。3个月后高盛投资进来,时间仅仅相差3个月。再往后数5个月,海普瑞成为出口美国肝素钠的国内唯一供应商。

 

这是运气吗?绝对不是,只有对信息最大程度的掌握和应用,才能达到这个结果。否则,只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投资的最高境界化腐朽为神奇高盛神来之笔

    海普瑞的另一个重要炒作点就是高科技。海普瑞生产肝素钠原料药是高科技吗?说白了就是完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洗猪肠子然后提纯,此类企业现在四川还有很多家,因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生猪供应地。

    就是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高盛的包装下,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的尖端,业绩也成为行业中最好的。高科技和业绩在,股票发行中的杠杆作用,大家是都清楚的,而且业绩的造假不是今天才有,高盛在这方面的劣迹是有西部矿业可以作证的。

    高科技加高业绩,成就了海普瑞148元的高发行价格,也成就了李锂中国第一富翁的称号,同时也成就了高盛投资3000万,盈利66亿,投资收益200倍的神奇故事。

    企业包装技巧到了高盛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很难超过的顶峰,只能说是一种传奇。就是连从来都比较低调的基金旗手王亚伟,都是连声惊呼:“之前很少见到这样好的医药企业。”

 

我认为高盛在海普瑞的投资上所做的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从信息收集、企业包装到上市策划,每一步都做得非常细腻,堪称典范。


 

张雪奎人个人观点(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投资理财专家张雪奎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联系业务,电话:13602758072 
QQ:128334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