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挠痒痒,国土部应严查囤地


    2007年底2008年初的某一天,坊间盛传碧桂园老板杨国强密访王石,希望万科出手相救,彼时,碧桂园5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如按有关部门要求两年内开工,则必死无疑,“连财务经理都派不出来”。随着市场于2008年陷入停滞,“解放军”突从天降,包括碧桂园、恒大在内的开发商九死一生,2010年全国“两会”后,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中国式恐慌性购房”突然暴发,一时民愤鼎沸。

 

    2010年“国四条”、“国十条”出台,新一轮调控风暴突袭楼市。多数人看空后市,少数人预言调控将如以往变“空调”。

 

    《联合早报》近期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畸高房价病源”有两个主因,一是中央税收抽走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地方开支出现亏空,不得不靠卖地填补;二是国有企业垄断所有有利可图的领域,民间资金无处可去,只有投房地产。开出的药方是,一改革税制,给地方更多合理财源;二,向民营资本开放部分国有垄断行业。

 

    对于第一点,即将排除万难、说征就征的房地产税可望解决地方政府靠推高房价卖地的“生意人”角色问题,而且地税、国税两头均沾,将一次性卖地收入变成可征税种;第二点,“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不如政府把目前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好好解决掉,因为正是这些钱流入楼市掀风作浪,导致房价畸高。所以我建议后续调控政策最好趁热打铁,只要往一个方向努力,把市场预期来个“彻底降温”,则各路来者不善的避险资金、炒作资本将另寻出路,绕道而行。

 

    本轮调控与其说是房地产市场的一次革命,不如说,这是换取民心、换取未来长远发展的一次世纪大赌博。对内,十 八 大召开在即,稳民心就是稳政权,地方政府房价问责制凸显的是对社会公平的强力回归,这正好是现任及下届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对外,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中国在资产泡沫问题上高度警惕,否则经济崩溃带来的危险将不亚于负资产、烂尾楼等带来的危害,中国掌握刺破资产泡沫的主动权无论何时都极为必要。

 

    近日,与开发商同穿一条裤子的既得利益集团住建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销许拿到前不得收取各种名目的定金,要求购房实名制,要求拿到销许须于规定时间内开盘等,杨红旭说“住建部也动起来了”,我却感觉住建部很傻,爱都做完了才把安 全 套送来,非常多余,非常可笑。当然,住建部也可以把这个安 全 套留起来下次用。

 

    最该动起来的其实是国土资源部。“两年内未开工”的界定要细化,要制度化,不要给开发商留任何潜规则和利益输送的机会,不要再糊弄老百姓,切切实实打击囤地,切切实实杜绝开发商“磨洋工”的行为。如此,则供应无虞,市场恐慌难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