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这几天在忙于选择下阶段的读物。我买书从来都是大批量买进,看完为止,再买下批。

 

昨天在禄口机场等飞机,飞机一再晚点,从1700等到2345,终于起飞,我也终于把《大秦帝国》读完,实在是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可惜没有其它类似读物衔接下去了。

 

《大秦帝国》的作者用16年写完,我用不到三个月看完,感觉是很轻松地剽窃了别人的智慧产品,显得对历史不敬,对作者不敬。

 

认认真真写作总是会获得读者的尊敬,比方说二月河、孙皓晖。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家太少,直到我上网去搜索读物时,才发现现在如此之流行网络文学那种调侃和戏谑,如此之流行用现代语言假装很酷地讲历史故事。

 

《品三国》开始,到《明朝那些事儿》达到高峰,再之后就全部是续貂之作了。作者一个比一个贫嘴,装幽默,每句话必试图逗你笑一次,实在读起来很无奈。这很像当年《编辑部故事》火了之后,立刻产生了一大堆比方说《海马歌舞厅》、《候车大厅》等非常无聊的续貂之作。

 

你想认认真真地读点什么,却发现作者很不认真地耍你,这感觉很让人无奈,尤其是当你迅速意识到那些所谓的作者其实是傻叉时,你真的不想被这傻叉继续忽悠下去。

 

现在的书籍市场,非常喧嚣浮躁,挑本好书真的太难,一不小心就被那些书商的炒作给忽悠,被那外包装吸引,买回家去一本垃圾读物。

 

我现在厕所里就有一本,在火车站买的,讲述中国的情报人员的故事,外包装以及介绍等全部都非常棒,非常专业,于是我就上当了,买回来一读才发现那作者非常弱智,作品格调极其低下。低下到什么程度呢?低下到我都不好意思捐献出去的程度。现在这书就在我的厕所里放着,每次看到它我都提醒自己,千万小心这些书商的陷阱。

 

刚刚在网上买了王立群的几本书,希望别让我失望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