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渗控我国评级业就可以方便地获取我国的政务信息、国有骨干企业、国防工业和特种行业、乃至国家全面的经济和技术信息,从而掌握我国技术发展动态和重大商业机密,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势必从根本上动摇国家的竞争力。事实上,美国评级机构正以所谓“权威”和“公正”招牌参与越来越多的中国重大债务融资评级(包括国防企业和特种行业),悄然进入我国的经济腹地和敏感性行业,公开窃取中国最有价值的经济技术情报和政务信息。最可悲的是,我们还要为此支付高额服务费用。
这个现状不仅对未来国家安全造成隐性隐患,而且已经造成国民经济和国家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由于美国等信用评级本身不诚信,如:2003年底,正值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 B B级,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稳定增加的10年。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使其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我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据最新统计,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保守估计,外资一年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
信用评级源于美国,没有国际标准。谁控制了评级机构话语权,谁就控制了资本市场定价权。美国评级机构常常通过其话语权影响和操控国际资本市场。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初即由信用评级引发,在2008年10月22日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国三家评级机构承认他们犯了“道德错误”,向市场提供了虚假评级信息。
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不仅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经济和主权安全的要求。目前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世界的控制,尤其是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实质性控制,应该引起国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尤其是要引起国家安全部门的重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刻不容缓,如果国家被掏空,那么强大的国防又有什么意义,而强大的国防又靠什么来支撑?
美国控制信用评级市场威胁我国家安全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