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丰田召回节目的时候,嘉宾加藤嘉一介绍说日本不少年轻人认真学习,考上名校,最后就去了象丰田这样的著名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比较安稳,福利也好,早早地进了保险箱,是为“早老族”。我马上想起了很多想考公务员的同学给我讲的原因:我妈让我考公务员,因为做公务员安稳。我在我上海居住的社区与我们的街道领导谈论关于在那里推动社区公益的时候,领导说这个街道每年有千把年轻人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然后就这样在家里宅着。
通常,老人与年轻人的区别在哪里?年轻人充满好奇与幻想,而老人家已经没多少想头,觉得人生大抵就是这样,没啥事情能特别煽动到他们很想去铤而走险;年轻人对很多事情三分钟热度,坐不住,老希望变化,而老人家则喜欢稳定的局面与秩序,能接受多少年一贯的脑白金广告;年轻人爱乱花钱,到处乱窜,不爱着家,而老人家喜欢在家宅着,觉得千好万好不如家好,出门千里终是一归;年轻人不服气,要有人说你不行,你非努力证明给人看不可,而老人家则可能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不会与你争个长短。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年轻一代中依然有很多生龙活虎的群体,依然有很多充满着那种我们一看就是年轻人的元素与风格,但还是有一些人可能正好与我们传统的理解相反,他们是求稳的、是少行动的、是宅的、是不太与别人一较长短的,他们没有老人家的本钱但象老人家一样在家里养着,他们没有老人家的资格但却象老人家一样安然的心态,不以自己宅着为问题。他们不就是早老族么?
早老部分是家长宽容的结果——不给孩子压力因此他们不努力去闯;部分是家长替代决策的结果——家长事事决定,到没办法的时候孩子就呆着等;部分是家长疼惜的结果——舍不得孩子在外面受苦,要么选安稳的地方要么呆家里疼着;部分是生活条件改善的缘故——一个孩子养在家里也不是养不了;部分是教育模式的生产结果——等到大学毕业考试再不需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啥了,因为他们可能只会考试。问题在于早老之后,他们可能就很难撑起家来,父母难道能养他们一辈子么?他们自己能养自己一辈子么,父母不养他们之后难道他们能去早老院?早老族还能自己生养出与他们相反或者相同的早老族么?其实,我对早老族没那么悲观,因为他们的智商与情商本来不低,要真把他们放在绝地自救,他们未必不能被逼出三分本事出来,狗急了还跳墙呢。
昨日场景:参加上海外语频道“今日谭”录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下午纪实频道“风言锋语”节目“喜欢上海的一百个理由”,与周立波、路金波同台。零点集团开通了“零点风暴会”专博http://blog.sina.com.cn/horizondx,欢迎广大博友关注和参与零点的热门活动。
今日小诗:
寒雨
一场雨,
阻了我的飞行,
还有心情,
在沙尘暴后冰凉地放晴。
楼外有雨复无雨,
我们迎着变得清晰的雁荡,
一起打个激灵。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豆腐虾花
鸡蛋两只,打好调匀,选择苏北产麻虾酱四勺在蛋液中搅匀。用土制豆腐两块,每块片成两半,再切成八小方块,每块中用小刀切出一小凹。再在平底锅内放无油骨汤酌量烧开转小火,豆腐放入,凹口向上,虾蛋液以勺倒入凹口,弄好后盖锅盖,续以小火焖之,不加盐。三十分后骨汤只余少许,豆腐小心出锅装盘可用,保持凹口向上,盘面可修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