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王亦勉/文 2010年3月23日,打开谷歌首页,会看到搜索框下方出现一行醒目的文字:“欢迎您来到谷歌搜索在中国的新家”,域名也由“cn”变为“hk”,标志着谷歌已经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这一小小的域名变化,在中国互联网中产生的震动,丝毫不亚于当初谷歌进军中国的轰轰烈烈。随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表达了对近期“谷歌撤离中国”的看法。
“我只见过物种适应环境,没见过环境适应物种。”援引赵启正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白岩松将谷歌形容为一头狮子,“狮子对森林说,我不舒服,你要改变,你觉得森林会改变么?最后恐怕是狮子要走,因为这还不是你出生的那一片森林。”
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唐骏则分析谷歌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我要是挣了很多钱你管我也行,我又没挣很多钱你还管我,不舒服,撤了。”但是,在哪儿不管呢?在哪儿都会管,结果很遗憾,从谷歌撤出的行为本身来看,白岩松觉得不能单一论输赢,用唐骏的话来说,“谷歌正在作出一个最愚蠢的决定。”
然而白岩松认为谷歌在声明中流露的态度却相当暧昧,既摆出了一幅退出姿态,又退得没有那么决绝,只是将搜索业务转移到了香港。虽然在“一国两制”制度下环境有所不同,但香港当然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另外谷歌还保留了销售和研发等其它团队。一方面竖立一个跟中国叫板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其实在商言商,依旧保留了回旋的余地。
可是市场非常残酷,谷歌一宣布要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百度的股价就涨了百分之十几。白岩松认为严格意义上说,百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它同样有国际资本参与运营。因此谷歌的撤出让其竞争对手看到了机会,往后一旦谷歌想回来,其竞争对手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恐怕不会很容易,起码要付出更大成本。
其实,谷歌撤离对中国的搜索市场并非是好事,目前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33%,百度63%,加起来96%,剩下的4%是其它搜索引擎的份额。假如百度真的占90%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垄断,对消费者而言有害无利。
白岩松希望其它竞争对手尽快成长,填补谷歌的市场空白,免得百度一家独大。同时百度也发表声明:“中国搜索市场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潜力无限,百度欢迎更多全球著名互联网公司加入这个市场,与各大本土互联网公司一道,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行业的健康发展。”
白岩松强调,不管是真诚还是客套,百度起码摆出了态度,欢迎强大的对手,通过竞争共同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eBay、雅虎等在内的世界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经营的时候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白岩松认为是由于这些公司对当地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所致。所谓文化其实包括政治、传统、民族习惯和意识形态等等。腾讯之所以能火起来,得益于马化腾将国外对手的产品,在细节上做了本土化,于是如今QQ在线人数就突破一亿。同时白岩松还举例,奥迪基于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将后座加长了十多公分,就成了中国的霸主,宝马一开始笑话,后来也加长了,销量就上去了。
其实谷歌本身也是一家政治性浓厚的公司,在全世界也惹了不少麻烦,能搜到英国军事基地,英国不干了。法国总统萨科齐明确表态,绝不容忍谷歌掠夺法国文化,该公司在韩国等其它国家也有类似争议。白岩松觉得这值得反思,我们该怎么去面对这样一种带有文化色彩,或者说其它意识形态的技术型公司,如何更好地与其和谐相处。双方都要思考,没必要各自画上休止符。
白岩松觉得谷歌已经骑虎难下,逼到这一步,只能作出姿态,表明自己某种“坚持”,通过和中国的对立,树立“英雄”形象,能够转移人们对谷歌负面新闻的关注。同时谷歌和中国之间的故事没有结束,只不过先下了个台阶,还会有后续情节。以力拓案为例,中澳因此案表面上闹得不可开交,可是就在这两天,力拓和中铝再度携手,一起去非洲开铁矿了,这就是在商言商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