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刚刚闭幕,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上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有继续推进包括电脑下乡在内的家电下乡工作,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包括有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等等。总理在提到这个问题时,讲到“一定要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自从去年年初,电脑进入“家电下乡”行列之后,声势浩大的“电脑下乡”招标工作开始,国内众多PC厂商一拥而上,来争抢这块“蛋糕”。国内PC厂商在争食这块蛋糕时,把竞争的重点放到了如何去制造符合农村市场的下乡电脑产品,媒体也主要是关注什么样的电脑产品符合农村和农民的需求。现在回过头来审视一年来“电脑下乡”工作情况时,不难发现这些厂商和媒体都走入了一个误区,“电脑下乡”在农村地区农民那里只叫好不叫座。PC厂商专门为农村和农民所设计的电脑产品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原因何在呢?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电脑消费市场,通过国家政策倾销以及专门为农村设计的电脑,势必会激发农民的购买积极性。但事实并非如此,电脑与彩电等其它家电以及手机不同,在农村地区农民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电脑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价值,使用电脑的水平有限。在这样的局面下,农民中购买电脑的人肯定有限,到头来就只有PC厂商一头热了。
要想“电脑下乡”工作能够取得较大竞争,真正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首先就必须要普及电脑知识,提高农民电脑使用水平,提升购买电脑的积极性。这样农村的电脑消费者市场才会不断创造扩大。
国际芯片业两巨头之一的AMD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在推动国内“电脑下乡”工作中不仅仅解决“硬件”问题,为国内PC企业提供质量更为可靠的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芯片,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合作伙伴、地方政府一道开展应用培训、推进农村信息化等“软件”层面的工作,比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等等。这种“软件”层面工作直接将会推动农民电脑应用水平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从而让农村地区的电脑消费者市场不断扩大,这是在不断地创造市场,同时也是IT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体现,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推动“家电下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希望能看到类似于AMD的更多企业涌现,根植于中国,不断开创新的市场消费需求,从而让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