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薯条不是麦当劳的薯条


    八九岁的孩子正是喜欢汉堡包的时候,我的儿子也不例外,并且他对麦当劳的薯条特别钟爱。每每临走都要另外再要一包,带回家去吃。

    有一个星期天,我对儿子说:“中午我请你吃薯条怎么样?”他当然美滋滋的了,还以为要领他去麦当劳呢。

    快到中午,我先让儿子去超市买来一袋番茄沙司,然后叫叫到厨房:“儿子,来帮个忙!”让他帮我洗土豆,削土豆皮儿,就是不提去麦当劳的事情。儿子很懂事,也不问,只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看着他的疑惑,实在不忍,就告诉他:“看我怎么给你做薯条啊!”他这才来了兴致,干活儿更加卖力。

    在他的关注下,我把土豆切成条,放进油锅仔细地炸,一会儿薯条的味道就出来了,黄黄的,特别诱人。这样,儿子美美地把薯条吃了个够。

    我开始进行教育了:“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还是广告词!
    “要是在麦当劳,这盘薯条得多少钱啊?”
    儿子想了想,说:“要两大包,12块钱呢!”然后满脸惊讶。
    我说:“你看,咱们自己做总共还不到两块钱!——以后还去不去吃?”
    呵呵~~儿子蛮懂事,笑着摇头,好象还很后悔过去的奢侈。
    然后,儿子发现了问题,问:“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吃呢?”
    我说:“因为爸爸做的薯条不是麦当劳的薯条!——这是另一个问题!以后我告诉你。”
    
    又一个星期天。我带儿子去麦当劳不远的路口,那里有一家不知名的小西餐店,也是卖汉堡包的。
    给儿子要了个“巨无霸”,我和爱人各点了鸡腿汉堡包。这次,儿子果然不再要那“上当”的薯条了。
    回家的路上,我问儿子:“这里和麦当劳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不好!”儿子没怎么思索就说,“这里洗手的水是凉的!”
   “还有呢?”
   “别的没什么啊!”
    看来汉堡包和饮料的味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说:“不光是这些!你看,吧台的服务员打私人电话,和别人大声聊天,还有一个服务员的家长来找……这些你在麦当劳见过吗?”
   “没有吧……”当然,儿子想也想不起来有!
   “这就是不一样!我们在这里吃的汉堡包比麦当劳的要便宜很多,味道差不多。但这里就是没有麦当劳的生意好,我们在这里吃也觉得不如在麦当劳舒服!还有,你和同学炫耀的时候,大概不会提在这里吃过吧?”
   “在哪里我也不炫耀啊!”他马上反抗。
      
    其实,消费就是这样。我做的薯条不是麦当劳的薯条,在别处吃的汉堡包也不是麦当劳的汉堡包!
    麦当劳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非要找个理由不可的话,这,大概就是理由吧!

      马千里(maqli),著名管理专家、学者。深圳马千里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主攻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对接及管理咨询、营销策划服务。擅长以"中国道理"解决中国企业问题,在《商界》、《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财经界》、《管理学家》、《中国经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著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300多篇,为《华夏酒报》等报刊专栏作家。出版《论语的管理智慧》、《论语企业家读本》等管理学著作及《论语新裁》、《当论语遭遇于丹》等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