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疫苗门,谁该“走程序”?(转)


 

“昨日下午,来自柳林、交口、高平等地的家长们希望卫生厅相关领导能出来见面但遭拒绝,有工作人员让他们“走程序”。混乱中,有家长被工作人员当众推倒在地。”这是来自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的消息。笔者注意到,山西此次疫苗门事件,与以往的网络热议事件有所不同。
 
以往的热议事件,事件突然被网络暴露,然后,迅速引起网民热议,同时,事件的有关方面,也会积极回应,使事件很快得到处理。比如新疆建设兵团的耳光事件,就是在网上迅速暴光,而新疆兵团迅速处理有关当事人使事件平息。
 
此次事件,有实名举报者进行举报,面对实名举报者,有关方面却一致保持沉默。也没有“涉嫌诽谤”和跨省抓捕。涉嫌诽谤与跨省抓捕让位于恐吓:“再闹砍断腿”、“十万元封口费”等。官方没有人对事件举报者调查、核实。齐鲁晚报3月20日报道 “我知道疫苗内幕,来调查我吧”,陈涛安告诉记者,他掌握了很多华卫公司违法违规的证据,一直在等待调查组,但没人找他,陈涛安表示不怕压力,一定努力让疫苗事件大白于天下。
 
以往的“引起高层注意”也风平浪静。高层或许已注意到了,但没有对此事有明确的态度,至少到目前为止,高层上的领导,包括卫生部的官员也未对此事作出任何“批示”。仅仅是派出专家调查。或许,高层也已经意识到,通过高层批示解决问题的“程序”,就是高层为基层“擦屁股”,高层已不再愿意这样去作。从其他事件的表现上,事件发生交由当地有关部门自行解决,或许成为高层的一个新的思路。
 
或许,在这个分析的前提下,山西卫生厅的有关工作人员才让家长们“走程序”。因为,他们自身都不知该如何进入程序。但是,出了事特别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毕竟是要有人管的。不然,要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我们的地方官员作什么?
 
其实,高层也明白,不应该用“批示”来为地方事件指明处理办法。那将会助长他们推诿扯皮的本领。高层领导已经明白,及早介入、帮助地方政府处理事件,远没有事后查处责任人容易得民心。这里面的内涵很丰富,地方官员为什么没有领会?得罪人的事,谁也不愿干,但终究要有人干!
 
然而今天,关于疫苗事件的评论依然铺天盖地。比如半岛晨报《疫苗事件,谁是北京华卫幕后的“锦衣卫”?》、《山西问题疫苗发布会仅10分钟 官商勾结问题被证实》• 山西疫苗事件举报者和受害者家长收到恐吓短信 新浪 03-22 04:09 • 调查称山西疫苗事件所涉公司并无疫苗经营资格 新浪 03-21 01:23 “为了更多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战斗到底”等等。这都是面对事件不及时处理,而给社会评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此次事件,也一再考验政府部门面对批评、欢迎批评与接受批评的勇气。
 
及早澄清事实真相,确认是否有违法行为,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这才能使事件早日平息,也才能对事件中的受害者有所安慰。让受害者家属“走程序”的前提,应该是山西有关方面先“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