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卫生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24,国家五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尽管有16个部门组织的医改领导小组,卫生部无疑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笔者想当然认为,卫生部的网站上一定会有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所有消息。321,上网一看,令人遗憾的是,消息非常少!

对于卫生部来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应该是最大的事,网站上有“中国卫生改革开放30年”、“卫生文明网上行”、“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中国卫生年鉴”和“中国卫生改革开放30年” 专题,却没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专题。曾经的医院管理年都设有专题,难道公立医院改革不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是“试点”,没有具体的改革指南,所以,大家希望从卫生部网站上获得最基本的信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唯一的消息是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上海市和潍坊市的调研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两篇报道。在潍坊市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认为:“一是建立起推动医务人员纵向流动的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形成分层医疗的格局,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二是探索改革付费方式,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切实让老百姓得实惠。”在上海,他提出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具体工作策略:“看到医改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也不搞一蹴而就,要‘走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稳妥推进,给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这是一个根本要求。”。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目标是实现公益性,就是公立医院不能够赚老百姓的钱,那么,国家就要承担公立医院运行的费用。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要使一部分公立医院走向社会,国家只能负责少部分公立医院运行的费用。那些改制的公立医院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地方政府能够解决吗?医保、农合的钱再多,如果公立医院仍然需要“赚钱”,又有何意义?这些问题,上海和潍坊显然是不能够解决的。这当然是国家层面的事,如果说其他的部门对于医疗部门不了解的话,那么,卫生部就必须要承担这样的责任。要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有一个运行手册和时间表,至少要有一个象“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一样的更加具体的东西,不应该把这些问题交给基层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