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乡村危房户期盼——我想有个家……(图文)


    贞丰县龙场镇三河村大湾组,坐落在水车田水库上游莽田大峡谷南岸,其中有三户杨姓苗族农户,长年居住在一个地势险要而又荒僻、称为筲箕湾的山坳中。


(进入小村寨,只见:深山柴门闻犬吠)

       这里虽与龙场镇隔河相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关兴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但要到达对岸的龙场集镇,却还有1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山高谷深,要下到谷底,趟过河水,再往上爬……大峡谷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深切的峡谷,河水蜿蜒向前……)

 
(在悬崖峭壁上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是小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很陡、很险……)

    在这个仅有三户苗族农家的微小寨子中,有家户主叫杨开勇的的农户,5口人居住在祖遗的老屋中,老屋破旧不堪,“天点灯,风扫地……”是其真实写照,住房不仅不保暖,而且不安全。


(2010年正月16日,笔者碰巧摄到:一缕阳光透过垮塌的山墙,照进杨开勇的“卧室”,这是否预示或象征着什么呢?)

    国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扶持政策有些时日了,杨开勇知道得晚,他想赶趟末班车。仅有小学4年级文化的他,写了一份申请,虽然文理不通,却也算情真意切。可是,镇里和村里的领导干部没有给予他明确而满意的答复,只是推来推去,他很困惑。


(杨开勇的申请书)

    杨开勇在当地是一名壮劳力,头天晚上,他参加了村里扑灭山火的连合行动,天亮才回来。拿着“申请书”站在老屋前的他,打着赤脚,满脸的烟灰还没有洗除,显得有些疲惫。叙说了有关情况后,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我要尽最大努力,在我这一代改变祖辈的住房难题,希望政府给予雪中送炭的扶持。


(手拿自写的申请,站在亟待维修改造的老屋前,杨开勇的心在呼唤:我想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