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反映问题的思考


  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还是市场负责人,他们在负责企业或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A员工反映B员工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情况,而这些问题有可能是你特别不愿意在自己员工身上看到的。面对这样的员工反映,你会怎么想?怎么看?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你是不是首先想到要去核实A反映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在B身上存在?如果核实的结果是B确实存在A反映的问题,接下来你又会怎么做?是处理B,还是不处理B? 

  在我们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我又是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收到这类员工反映,我一般不会轻率的去找B或其他人去核实B是不是真的存在A反映的问题,根据自己对A和B的了解,我会对B是否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绝大多数情况下,A反映的问题应该会是客观存在的,除非A不想在企业干了,否则,不大会用不实的信息来欺骗领导。因为一旦将来“谣言”被揭穿,A将很难面对欺骗领导的后果。

  我如此轻信A的反映,会不会对B很不公?B会不会被领导冤枉了还不自知?或许会吧,因此我常说,人要能受得起委屈,呵呵。

  那么面对员工这样的反映,我就无动于衷?什么都不想,也不干?

  不,我会想,一定会想!那么我会怎样想呢?

  第一:以我平时对B的了解,B会不会出现A反映的这种问题?答案十有八九是会!

  第二:这个问题在B身上是现在才有的问题,还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以A对B的了解,他(她)能否对此做出判断?

  第三:这个问题,除了B身上存在外,其他员工身上是否也会存在?A是否也知道?

  接下来,我便要思考:

  如果以我对B的了解就能相信A反应的问题是真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显然不是现在才有的,既然这个问题在B身上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我能判断出A也不是刚刚才知道B身上存在这样问题的话,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

  既然B身上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A以前不反映这个问题,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来反映这个问题呢?

  另外,这个问题是不是只在B身上存在?公司其他员工身上是不是也存在同样地问题?如果我能判断出A也知道这个问题其实在公司其他员工身上同样存在的话,那么我的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
  为什么A只反映B的问题,而不反映其他员工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的这些思考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的这个问题只有B身上存在,而我依据自己对B的了解无法判断出B是否会有这样的言行,我会权衡A与B在工作中的利害关系,以及A与其它和自己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他平时对那些人的评价和反映怎样,看看A反映B问题背后可能的动机,如果有这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会格外关注B的工作,以及其他员工对B的评价,也同样会关注A的工作,以及大家对A的工作评价。

  如果排除了A对B可能存在的个人偏见和潜在的利益冲突,也排除了B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反映他(她)问题的人是谁后,依据问题的性质,我或持续对B予以关注,或很直接的与B摊派,询问问题的真相和缘由,并根据B的反应和态度作出回馈。

  面对员工反映的问题,我既不轻信,也不会完全不信,但对待这种反映的态度关键取决于我对反映的问题的性质判断,是原则问题,还是非原则问题。这种对问题性质的判断决定了我对待问题的态度与处理问题的方法。

  问题是企业的常态,对于非原则问题其实不必太认真;对于原则问题,要特别慎重,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多涉及原则的问题,要么会非常快速的解决(解决问题本身),要么会选择大家(包括问题者本人)差不多将问题忘了的时候才来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的脾气有时很暴躁,以致很多人不知道我其实也是一个特别能忍的人;我还愿意说的时候,问题往往不是很严重,当我连说都不愿意说的时候,平静的背后,一定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或等待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我希望我们的市场负责人,面对反映的问题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简单粗暴的对质问题。对质的结果只能激化矛盾,除非你想好了让那个人离开。事实上让人离开,并不需要太多“证据”和“证明”,除非你怀疑自己的判断有问题,即便想让他走人,“对质”也是最拙劣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反映背后的林林总总,而不只是简单的关注问题本身,这是我最想提醒各市场负责人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