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救赎


这是法国名著《小王子》中一个有名的寓言故事,

    面对着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
  去死。”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流行空虚的“亲密关
  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网络而泛滥的一夜情。
    我们急着去拥有。仿佛是,每多拥有过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多了一
  分。网络时代,拥有过数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见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
  者,没有一个是不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征服欲望越强的人,对于关系的亲密度越没有兴趣。”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
  师荣玮龄说,“没有拥有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拉近关系的距离。但一旦拥有后,他
  们会迅速丧失对这个亲密关系的兴趣。征服欲望越强,丧失的速度越快。”
    对于这样的人,一个(敏感词类)比起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来,更有吸引力。
    然而,关系的美,正在乎两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驯服程度。当两个人都自然而然地
  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驯服后,关系就会变成人生养料,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充
  盈、更美好。
    但是,无论多么亲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们仍然是两个个
  体。如果玫瑰不让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时非将玫瑰花带在身上,两者一定要
  黏在一起,关系就不再是享受,而会变成一个累赘。
    切记: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
  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用什么完成呢?心的完成需要什么?认识生命,才会有然后,不是么?

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其实这是对‘生命’的救赎,不是么?

 

 

 

生命的救赎,动力是什么呢?


 

而这些所有的动力都源自能否真实的面对人之本性 ?能否敢于追求真正的持久的幸福与快乐?

中国历史中,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对自己的反抗,但这些反抗多被‘适应’所扼杀,不是么?当然,这于适应的对错无关。

其实这种扼杀,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扼杀,换得的结果是适应,于是‘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而丧失了生命的含义,而仅仅成为一个‘失去生命意义’的人。 压力,迷失,困顿,失去活力甚至自杀等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用循环形成历史,其实出现这些,认识到这些都是‘还原生命’的一个契机,但这个契机多数被‘缓解’了---

比如:解决压力问题,用‘治标不治本’的减压之类缓解,而形成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