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央下决心撤消各省市的驻京办,应该说这是中央反腐败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同时也表明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但我认为,撤消驻京办只是个治表的手法,真要较彻底地解决驻京办带来的腐败问题,与其治表不如来个釜底抽薪。
何谓釜底抽薪,就是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知道,驻京办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是各省市派驻北京的办事机构,是各省市与中央各部门保持联系的纽带,中央各部门负责社会再生产各种资源的配置工作,因此中央各部委办掌握着大量的人财物资源,驻京办则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中央国家计划的落实起着畅通的作用。因此成立初衷确有其合理性。
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本来驻京办的职能应该自然消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驻京办早应该自然撤消。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彻底,留有大量的计划经济的尾巴,中央各部委办手里还在掌有大量的行政审批权(这几年经过改革有所减少),特别是还在掌握着大量的立项审批权和资金调拨权,这就是各省市驻京办不撤走的真正原因。
中央各部委办手中的资金,属于全民的,不要白不要。而这些大量的资金给谁不给谁,全凭中央各部委办负责人说了算。谁对我好,谁给我好处,我就可以给谁。当然下拨资金需要立项、审核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手续,但这些程序和手续可以造假,可以“运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管驻京办叫作“跑部钱进”的基地了。
即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留驻京办,即使是把驻京办改建为“跑部钱进”的基地,作为各省市的官员也无可厚非,其动机也是好的。作为各省市的父母官,谁不愿意为自己的省市多捞点钱啊。
问题是,后来这些驻京办很快异化了,演变为腐败的基地。对上驻京办成了“蛀京办”,腐蚀了中央各部委办的一批干部;对下则成了各省市官员来京消费享乐腐败的窝点。从最近报道的有关驻京办腐败的新闻,可以证明驻京办已成了我国腐败的一大“亮点”。
然而驻京办的问题根子在哪里,根子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不完善上。从经济体制来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走过十多年还是个夹生饭,市场经济配置资源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到位,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太阳还有好多照不到的地方,政府这只手伸的还是太长。
市场经济当然离不开市场与政府这两只手的共同作用,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不是让你政府各部门掌握大量的人财物去调拨着玩儿,而是应该利用财政、税务、银行、工商等政策进行导向调控。为什么我国加入WTO这么长时间了,还有的国家不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呢?每个经济体制都有其自己固有的内涵,光说自己是什么经济体制是不管用的。
从行政体制上来说,其中有一点就是我们对各省市地方官员考核的硬指标主要是GDP,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GDP增长,就是保8争10,或者更多。而真正从公共产品的生产上和民生改善上的考核却较弱,这不能不让各省市地方官员眼睛盯着钱,盯着中央各部委办手里的钱,因为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行政体制上还有一个民主监督问题。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其实我们共产党人还是最讲民主的,因为我们崇尚的“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之一,就是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因此我们应该在民主监督上好好地研究一下,这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
由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不完善,或者说存在着较大的漏洞,我们的一些机构职能走向异化,背离了原来机构设置的初衷那就是自然的事了。因此解决驻京办带来的腐败问题,撤消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办法,但更要的是应该釜底抽薪,即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上解决问题,尽快完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从体制上堵塞漏洞。
怎么从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上解决问题,这里好象不用论述了吧。应该说理论问题我们早已解决,只是我们行动没有跟上而已。目前需要的不是说的问题,而是做的问题,是行动问题,嘴动不如行动。
撤消驻京办,与其治表不如釜底抽薪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