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曾经一个人深夜独自爬上当时还没有山门也没有路灯的华山,也未曾恐惧半分。可当看到一堆长长的针头和一袋袋鲜血,坐在一旁轮候献血的我,禁不住还是有点莫明的紧张,那颗心一直扑通扑通地跳。直到白衣天使示意我坐过去,伸出手臂,撩起衣袖,缠上胶带,拍了拍,抹了抹,看着那针头缓缓地推进了皮肤,跟着鲜红鲜红的浆液顺着针管缓缓地流了出来……。
看着自己的鲜血缓缓地流出来,没有声音,没有疼痛,身体竟然也没有丝毫异样的感觉。直到棉签一压,手臂被弯了起来,白衣天使轻轻地说道:“就这样弯着,等两分钟再放下就可以走了”。
原来献血就这么简单。
白衣天使的一切动作都那么自然、娴熟、轻柔。大口罩上的一双眼睛,流露出一丝慈祥和深切的关爱,让你不由地顺从她、配合她、支持她,去完成这项并不简单的关爱着许多生命的义举。
人,一旦完成了某项使命,达成了某种愿望,大都会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成就感,所以多半都喜欢庆功。
此刻,似乎完成了使命的一半,血捐了,可还没用于救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于抢救什么人。所以,我没有一丁点成就感,只是松了一口气,内心略略有种布施后的宽慰和舒坦。毕竟,“不以善小而不为”,虽然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善举而已。
我们都知道,为了今天的繁华、今天的幸福,当初有无数的前辈和先烈付出了他们的鲜血,甚至还有宝贵的生命。我的祖父殷克恒也是其中之一,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壮烈牺牲,成为江西老家著名的烈士。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得以在大树下乘凉,那是因为先人为我们种下。我们若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继续在大树下乘凉,亦需要行善奉献,继续为后代种下更多的树。
我们都知道,韶关是座历史名城,不仅有享誉世界的丹霞,城中还有座屹然挺立的风采楼。楼体外观主色调鲜红鲜红,在现代建筑群中犹显古朴凝重。这或许也为韶城体现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风采。
我们都知道,“血染的风采”高亢激昂,表现了一种无畏,表现了一种无私,表现了一种奉献,是最感人的风采,是最壮丽的风采。
通过第一次无偿献血,让我领略到了奉献的宽慰和善举的风采。
祈愿有更多的韶城之子,积极参与献血等善举,在风采广场上谱写一道盛世新民的风采。
(原创) 刊登于2009.11
《韶关电视周报.风采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