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的员工应当正确认识两种关系(2009年02月在江南公司讲课提纲)
一、 要正确认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1、 政治关系(地位关系) 马克思特别是列斯毛认为是对立的——阶级斗争,是革命的需要,是政治的需要; 市场经济则认为是统一的——相辅相成,和谐双赢,是生产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内在价值关系的需要。 ⑴资本——出资者(资本家)——支配地位(决策权、拍板权) ⑵劳动——劳动者(工人)——受支配地位(执行权、劳动权) 劳动能力,即劳动力没有资本家购买,就无法创造价值。因为劳动力只有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正因为如此才能创造价值。如果你的劳动能力没有与生产资料结合,就不可能创造价值,那么你的劳动能力也只能是观念上的即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古典学派有“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一说。 2、 分配关系(利益关系) ⑴资本——利润 ⑵劳动——工资 任何企业都存在所有者(出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三者利益关系,出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报酬最大化、管理者除了追求报酬最大化,一般还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办公条件的舒适啊派头啊等等。虽然三者存在利益冲突,但是资本得利润,劳动得工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合理的分配模式和大家认同的分配模式,也是党的十六大所确认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模式。不过无论怎么说公司的效益是摆在首位的,如果公司没有效益,无论谁的利益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危机,市场萧条,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二、 要正确认识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一个合格的员工应该是德才兼备,也就是“靠得住,有能力”的员工。 但是有两种极端类型: 1、 有道德,无能力; 2、 有能力,无道德。 这两种人都不能用。任何一个企业的老板都想招聘靠得住有能力的员工,而且是首选条件。靠得住是指忠诚,我们讲职业道德应当首推忠诚。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员工的行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所以,靠得住有能力是招聘员工首选的条件。 何谓“忠”?我认为“三尽”为忠,即尽心、尽力、尽责。 员工的忠诚指员工对企业的爱心和认同,对自己工作竭尽全力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企业的人才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最理想的人才。负责任,尽义务是成熟的标志。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把握自己的行为,做自我的主宰。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就要忠诚于自己的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赴艰难。所以,忠诚的基础是爱,就象男女之间的忠,没有爱就不会有忠。一个员工不爱自己的企业,是很难忠诚于企业。不爱企业的员工永远是被动打工的心态,根本就不会有企业主人翁的心态。因而,不但自己做事觉得很累没有快乐感,而且也很难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忠诚的员工对自己来说会找到劳动的乐趣,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忠诚的员工是快乐的员工,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的源泉;是提高效率,创造效益的主力军。尤其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忠诚就会显示出更大的价值。当员工的忠诚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团队力量时,企业就能抗拒任何风险就能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当然,忠诚是相互的。古人说“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企业应当关心和尊重员工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