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筹建污水厂的启发
在华北地区,我走访了六个不同工艺及不同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厂。有企业自己投资运营的,有行业部门运营的,也有所谓BOT模式代运营的,这不禁让我思考——排污与处理本来很简单的两个环节,为何衍生出如此多的模式呢?是不是因为效益低下,专门的行政部门撒手,甚至不愿插手呢?
环境治理,作为行政部门,不该以罚代管。约束中间环节,杜绝排放假达标,杜绝偷排,真正地造福子孙后代,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国家环境治理投入资金,近几年可谓力度加大啊!可扪心自问,到底有多少真用到了“环境治理”上,真该一查到底。
来检查的提前通知,不合格罚款,整改再投产。这是在糊弄百姓,糊弄局外人。由此想到了三番五次,灾难频发的各行业,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有建设高铁的热情,有搞地产的激情,政府统抓市政、公共设施,限定各种“量”,使之成本量化就会搞好!也符合我们国家的长远规划,否则会使各种承诺变为“大话”、“空话”。建议科研院所在发明“产品”“项目”时,实事求是地论证对环境“危害”及真实的处理“措施”,不要被GDP迷惑,要追求实实在在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