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真难伺候!”
“怎么回事,Lee”
“退也不是,换也不是,非要我改变手机的功能!”
“那就改”
“我......”
某教授曾曰过:难以发现顾客的需求往往出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需求是个体的心理产物,不同的人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且顾客对自身的需求往往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是不愿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得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顾客想要的需求,他们的想法是捉摸不定的,或许跟同类的产品比较后闪现出扭曲的想法。这可难煞人也。
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我们先用“FAS检核体系”(Find-Analyec-Solution的缩写)进行分析一下(详见百度百科)。
Find--找出问题、挖掘根源:谁需要我们的产品或服务(who)?
Analyed---剖析问题、确诊病症:产品有哪些卖点(character)?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哪里(attention)?
Solution---解决之道: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solution)?能否产品起到关键作用(effect)?
这也是所谓的“WCASE”。理论的模型与现实问题还有一定的距离,了解了市场的需求,也仅仅是营销成功的一部分,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位顾客的意见,并不代表大众的意见,他也只是瞎子摸象里面的其中一位盲人而已,具有片面性和利己性。还有一点,顾客需求好像在谈恋爱,未被真情俘获之前,属于自由的单身,要想在万紫千红里独取一瓢,攻心为上。产品本身的质量或所赋予产品本身的附加值,是恋爱对象的外在气质和文化内涵。品牌的“知名度”转化为顾客“指”名度,品牌的“美誉度”转化为顾客的“忠诚度”,是需要不断的完善产品的效能或服务,方可赢得“恋人”的芳心。
亲爱的上帝,你在想什么,你的心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