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东华先生的《发现母亲》


评王东华先生的

《发现母亲》

(一)

如果不引起世界的轰动那是人类的悲哀。

蔡笑晚/文

 

 我是 1999814——199999拜读王东华先生的大作《发现母亲》的。当时我正好写完《博士之家的艰难历程》初稿(后来改名为《博士之家的秘诀》,最后改名为《我的事业是父亲》)。也很想参考一些有关家教早教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佐证自己毕生所从事的家庭教育经验之可行性。当时看了很多书,但能引起我共鸣的实在是微乎之微,我不敢否定那些书籍的价值,但毕竟与我的实际经验相去尽远,无法证明我的教子经验在理论上的正确性。更无法证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一天,在上海一家书店门口偶然看到《发现母亲》发行的广告横幅,我进去随手拿了一套(上、下两册)。翻阅起来,按我的读书习惯先看一下目录、序言、后记,再看一下目录中感兴趣的章节。不到10分钟,我立即被吸引住了。其实用吸引两个字远远不够,应该说是被震惊了。

王东华先生当时只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因写出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新大学人》而开始被人重视。他花十年心血,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也为人类的未来,为中国的家教,母教,早教,呕心沥血写出了洋洋80万字的巨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实在令人感动。我当即买下这套书。

回家之后,我立即翻阅,不读则已,一读更是令人激动不已,精彩处竟使人热泪横流,也许是触及了我三十多年教子历程中的辛酸,我无数次掩卷而泣。似乎这位年轻的大师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经跟踪在我的后面看我是如何教子成才的。另外如果我的书发表在先,我肯定会以为是他参考了我的经验,才总结出这理论。于是我就意识到,这本书不是普通著作,也不是一般的家教母教教科书。而绝对是可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经典巨著。是可以流芳千古的大师之作。

因此,我就不能以“翻阅”来读这本书了,而必须认真的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究,不仅在书上作了圈点,眉批,还做了详细的笔记和总结。

看完此书之后,我立即打听王东华先生的下落,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后来我在2000319日给四川人民出版社寄信,转交王东华。但仍未有结果。(后来我去中央电视台做嘉宾的时候,经人介绍终于见到了他本人,我把那封信的复印件当面交给了他)。我在那封信中写到了一段话: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中的一代英豪苗大侠,从关外访友归来之后写了一付对联:未去辽东大言天下无敌手,关外归来方信世上有英雄。这正是我看了您的《发现母亲》之后的感慨。这付对联就算是我送给您的礼物,我深信您的功德当不在禹下,人类的后代将含着热泪感激您”。这就是我看了《发现母亲》之后的评价。

不久前在网络看到一个叫徐霞霞的网友说:“《发现母亲》如果仅仅在中国轰动,那就意味着失败。”这说明徐女士是认真读过这本书了。能说出这句话说明她已经理解了王先生的使命之伟大。算得上一个知音了。但是我认为这句话更好的说法应该是:《发现母亲》如果不引起世界的轰动,那是人类的悲哀。不过我相信:《发现母亲》作为一部关于母教、家教、早教大师级的经典巨著,不可能不引起世界的轰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即使人类悲哀,也只是暂时的。很多伟大的著作并不引起当代人的轰动,但历史最终会使它发出灿烂的光辉。红楼梦经过二百多年漫长岁月的沉寂之后,才嬴得了今日之辉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